將刀遞還給大漢,說道:‘拜托了。’
大漢點頭,待他閉目立好,一刀揮下,結果了他的性命。接著走遍全場,替還未死的兄弟,補上一刀。對於未死的敵人,也是這般。最後,仰天長嘯,自盡當場……”
————引自《桃源誌?義士篇》
“王闖率領西多族勇士,當街截殺蘇士龍,為張斯家眷討回公道。此事一出,天下震驚,莫不目瞪口呆。接著便是擊案讚歎,唏噓感慨,難以自已。尤其聽聞其自殺當場,免受侮辱,更是激動萬分。
大家未曾想過,世人竟有此義烈之人,有此義烈之事!
一篇名為《壯哉勇士》的文章中說:‘此事可入史冊,光耀千秋,為後世子孫記頌。義烈如斯,令舉世汗顏,而狗彘鼠輩,則必驚破肝膽,畏縮不敢複出。正氣恢弘,再臨華夏,實是壯哉……’
如上所言,果然悲壯萬分。
海內外哄傳,議論滔滔,不可止歇。歌詠的文章,觸目皆是,大家為這血性感染,欲放聲高歌,才可發泄心中莫可名狀的情緒。如此可歌可泣之事,世間實在罕見。由此亦令世人,永遠記住了王闖與一群忠肝義膽的西多族人……”
————引自《神州壯誌》
巡講已畢,待替西多族解決了問題後,張斯便打道回府了。
走走停停,盡管歇息的時間不多,安排亦甚緊湊,算來卻仍花費不少時日。當然,這一趟行走,是為義學做演講,意義 非比尋常。雖然略感疲憊,精神上卻十分飽滿,好似每日總有使不完的氣力。
在他想來,將前世之作品,帶到此地,固然十分重要。但那不過隻是手段,他要借此取得一定的地位。有了這樣的基礎,才好去做些實事。所以無論是拍電影,或是寫小說,都屬於技術層麵,他真正的目的,卻是在宣傳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諸多的信仰。
自從桃源大橋之事後,他這樣的思想,便已根深蒂固。也正因如此,他能頂住許多的壓力,奮力前行。心中有抱負的人,與一個隻懂抄書的人,畢竟不同。
當然,像那許多小說或是專著,自有其本身的意義。盡管他寫完後,並不如何照顧,但散發的魅力,卻影響著一群又一群的人。這在他而言,也是喜聞樂見的。
現在,《倚天屠龍記》連載完畢,另一部書已悄然抵上。
“和風熏柳,花香醉人,正是南國春光漫爛季節。
福建省福州府西門大街,青石板路筆直的伸展出去,直通西門。一座建構宏偉的宅第之前,左右兩座石壇中各豎一根兩丈來高的旗杆,杆頂飄揚青旗。右首旗上黃色絲線繡著一頭張牙舞爪、神態威猛的雄獅,旗子隨風招展,顯得雄獅更奕奕若生。
雄獅頭頂有一對黑絲線繡的蝙蝠展翅飛翔。左首旗上繡著‘福威鏢局’四個黑字,銀鉤鐵劃,剛勁非凡。大宅朱漆大門,門上茶杯大小的銅釘閃閃發光……”
這一個並不驚豔的開頭,與《楚留香傳奇》相比,固然吸引不了什麼人。但畢竟頂著張斯的名頭,所以筆不缺讀者。因為他們知道,張斯寫兩種風格不同的武俠,眼前便是比較傳統的那種,開篇平淡,但越往後越宏偉,故事也越精彩。
果不其然,這本名為《笑傲江湖》的書,也是如此。
當寫林平之一家被滅門時,那陰森可怖的氛圍,嚇到了許多人。與“射雕三部曲”不同,如此的基調,確實令人膽戰心驚。而林平之在開頭,占去了大量筆墨,也一度讓人心生錯覺,以為這便是主人公。
若果如此,這就是經典的複仇記情節,卻也沒什麼新意。
而隨著小尼姑儀琳現身,講述她的遭遇時,大家方才意識到,真正的主角怕還藏在這兒。這樣長的鋪墊,若沒有《倚天屠龍記》的“前坑之鑒”,許多讀者說不準要破口大罵了。而這一段敘述又實在的精彩,令人拍案叫絕。
在武俠小說的史上,時空錯綜,要靠回憶來敘述,不在少數。但大多宕開一筆,令作鋪陳,回憶之人隻是個由頭。《笑傲江湖》不同,令狐衝的出場,完全是儀琳口述,仿佛說書人一般,一句接著一句地講完。
這樣的寫法,將描寫局限在某一個人物的視野內,艱難程度,可想而知。如此也正顯示出了作者的本領,尤其那段“坐鬥”,簡直輝煌燦爛,空前絕後。想象天馬行空,卻又邏輯清晰,嚴絲合縫,當真令人歎服。
隨著主人的出場,節奏變幻,高潮終於湧起,令人欲罷不能。
《笑傲江湖》屬於金庸的後期作品,其敘事狀物,已到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境界。所涉及的場景、人物以及各類武林人物交手搏鬥的場麵不可勝數,但曆曆寫來,景隨情轉,變化無窮而皆能貼合生活。
不僅靠跌宕起伏、波譎雲詭的情節引人入勝,更能於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數十個個性鮮明、生動可感的文學形象。
若豁達不羈、舍生取義的令狐衝;嬌美慧頡、摯情任性的任盈盈;陰鷙狡詐,表裏不一的嶽不群;桀驁不馴、老謀深算的任我行;冰清玉潔、相思癡戀的儀琳;虛懷若穀,蕭條離寄的衝虛以及逃避紛爭寄情於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諢插科的“桃穀六仙”,皆可為武俠小說的人物畫廊增添異彩。
五花八門,精彩萬分,而作品所高揚俠義、仁愛、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對今人仍有強烈的感召力。
所以外界的評價,大都很高,挑不出什麼毛病。
“此書技巧與內容,已悄然合一,不分彼此。無論文字,或是情節,在武俠小說而言,均是無可挑剔,令人喜出望外。
張斯自《多情劍客無情劍》開始,便嚐試著脫離曆史,純寫江湖。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已不必有所依恃。本書亦是這個路線,但它卻又不單如此,盡管沒有明言,但從人物的行為之間,依稀能嗅到政治的味道。
嶽不群,任我行,左冷禪……細細看來,並非什麼武林高手,而都是政治人物。爭權奪利,爾虞我詐,作者這分明是在刻畫華夏的政治曆史。而其中的黑暗可怕,曆曆在目,大概也與他本是的經曆有關……”
這書本是“政治寓言”,靈敏的讀者能看透,也在意料之中。
無論怎樣地猜測,都不影響它本身的價值,讀者為它精彩的故事吸引,更是難以擲棄。能有這樣一部書讀,誰能不滿意呢?與此同時,大家另外一個好消息,張斯將親自改編《笑傲江湖》,拍攝成電影。
他本是華夏現今最負盛名的導演,又是書的原作者,將製作成一部怎樣的電影呢?無論如何,都是令人極度期待的。
然而,此事緣何而來呢?
原來,電視台前段時間,播放了《射雕英雄傳》。影響廣泛,以至萬人空巷,議論的風潮,也就可以想象得見了。大家 雖然不停地追看,卻沒有什麼好的評價,總結起來四個字:不符原著。
這就涉及到改編的問題,不免有所責難。而張斯當日是審過劇本的,尚算滿意,所以在被人問及時,說了“還算不錯”的評價。這樣一來,觀眾就不好過分的批評了。於是就什麼樣的改編才是成功的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
觀點錯綜,難以盡述。
於是許多人就提議,既然原作者是導演,為何不讓他親自來試試?
反應的聲音頗大,大都均很好奇,有些莫名的興奮。張斯聽到這個請求時,腦袋中掠過了不少電影,最終停留在時下連載的《笑傲江湖》上。想起那英氣勃勃的形象,還有那豪氣幹雲的歌曲,心血竟有些澎湃。
接著,便順應讀者的意思,應了下來。
並且隨著楚韻演技日益成熟,他感覺時間已到,是該捧她露臉了。於是在新發布的消息中,他將出演令狐衝,楚韻則出演東方不敗。
輿論不免嘩然,東方不敗由女性出演,這是個什麼節奏?
張斯卻絲毫不為所動,他深知電影中這個角色的魅力,簡直顛倒眾生。在整個武俠電影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形象,令人記憶深刻。
他現在考慮的是,如何拍攝。
《笑傲》是個係列片,共有三部,第三部《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與原著無關,無論打鬥,或是劇情,都十分的差,可以排除在外。
第一部《笑傲江湖》,打鬥倒還一般,但因為有一代電影大師胡金銓的參與,氛圍極好,藝術價值也高。至於第二部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論藝術與故事,比不上第一部,但打鬥與新穎,卻是精彩至極。
張斯分析之後,將這兩部電影融合,以第二部的內容為主幹,開始融合第一部的特點。在保持可看性之後,努力提升它的藝術價值。
而當劇本完成的時候,兩位武指也已經趕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