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此舉不妥,大唐開國一百二十餘年,數任唐帝,從未對科舉有過改製舉動,此事不妥!”
“臣深以為然,長公主殿下的提議有些矯枉過正了!”
“才有科舉舞弊案,如今最需要的當是安撫天下士子之心,若是如此改製,誌不在進士一科的士子如何自處?”
“還有著殿試一說,實在荒謬!士子當以答卷成績排名,天子一言決之,怕是多數士子要生不平之心!而且士子入翰林院進修乃是多年來的規矩,長公主殿下言一甲者立即外放為官,此事未曾有之!”
不出所料,朝會上,李子卿的折子一被念出來,立刻遭到了幾乎所有官員的齊聲反對。
雖然李子卿的折子寫的極有條理,也是針對當前大唐做了改動,但對於喜歡守舊的官員們來說,無疑是很難接受的。
科舉的選拔流程,選拔範圍,考試科目幾乎全部改了一遍,尤其是處處針對那些出身權貴世家的士子,對於已經享受了科舉紅利,並且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也繼續享受的官員們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沒有推薦名額,官員們官場交際的手段就會大打折扣,和未來的官員們打好關係的途徑也沒了,至於殿試...那更是斷了官員們當座師的念想。
考生們就算是背後有人,最終還是要由考官來打成績,今兒本官幫你當了龍門,咱們就算是有了關係,你見著我也得恭恭敬敬喊一聲老師,今後大家有事互相照應,跟皇帝那隻是打工,跟我這兒咱們是有師生名分的,別不識抬舉。
所以誰不想成為未來有可能成為名臣的士子的座師?若是天子親自排定,禦封名次,還要他們當考官做什麼?
別看盧何這次摔的這麼狠,那是他倒黴,誰還沒個以後當考官的夢了?
可李子卿的這個折子一出來,就算是給了大唐一直還沒沒落的門閥世家們當頭一棒,算是刨了他們的根。
這下子可好,官員和世家們一起得罪了,所以這次反對的聲音比之前東廠還有婚育國策還要激烈。
坐在珠簾後的李子卿麵無表情,她就知道會是這麼個結果。
身為大唐的精英,下麵這幫官員們難道不知道科舉這樣改製對於大唐來說是有好處的?難道不知道削弱世家門閥對於中央集權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得?難道不知道這樣做起碼可以讓天下寒門士子們真正有一條出路,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去撿豪門子弟的剩飯?
他們都知道,甚至還能給李子卿的建議查漏補缺,讓它更適合眼下的大唐,可...他們不願意。
屠龍少年終為惡龍,也許反對聲最響的一批官員當初也是寒門子弟,也是一步一步走得極為艱難,也有過“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夢想,可現在的他們已經是享受階級紅利的一員了,憑什麼...要把這種權力拱手讓出去?
雖然太後讓人把這封折子當麵念出來,打得是什麼主意他們很清楚,可現在盧何不在了,太後...你憑什麼覺得我們會像上次婚育國策一樣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