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3【王梓鈞其實是個好同誌】(2 / 3)

這段時間在港台火的不止王梓鈞一人,張明敏剛剛參加了大陸的第一屆春節聯歡晚會,一首《我的中國心》紅遍大陸。不過回到香港後,遭到右派報紙的一致譴責,台灣這邊更是直接封殺,不準張明敏和他的歌入境台灣。

其實這次去大陸獻唱的不止張明敏一人,像當年跟夏夢齊名的長城三公主之一陳思思也去了。不過陳思思什麼事沒有,張明敏卻在港台鬧起了軒然大波。

張明敏一共在春節聯歡晚會上唱的4首歌,其中3首是台灣的現代民歌,這三首自然沒事,唯獨《我的中國心》被批為向大陸諂媚。

連帶著,給《我的中國心》作詞的黃沾,也被列入左派詞人的行列。

春節過後,王梓鈞正準備啟程去美國拍《泰坦尼克號》,家裏突然來了一位客人。

王梓鈞來到客廳,就看到一個穿著有些皺巴巴西服、提著公文包的中年男子坐在那裏,談笑風生地跟趙雅之聊天。

此人正是香港《電影雙周刊》的創始人之一,也是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發起人之一的陳伯生。

“你好,王先生,冒昧到訪,打擾了。”陳伯生看到王梓鈞過來,立即站起來朝王梓鈞伸出右手。

“你好,”王梓鈞和他握手後,笑道,“陳先生請隨便坐。”

“王先生的《海上鋼琴師》真是好片啊,我可是反複看了好幾遍……”說了一番恭維話後。陳伯生道,“這次來拜訪王先生,除了做專訪外,還想請王先生賞臉參加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陳伯生拿出一張請柬,王梓鈞接過來一看,卻是請他去做金像獎頒獎嘉賓的。

王梓鈞心想恍然,原來是借自己給金像獎拉人氣的。反正奧斯卡和金像獎的頒獎禮也就隻差那麼幾天。回來一趟並不耽誤多少時間,王梓鈞哈哈一笑,說道:“難得陳先生親自上門。我不去也不行了。”

“多謝王先生賞臉。”陳伯生鬆了口氣,這一趟的主要目的算是達成了。眼下的香港電影雖然發展神速,但地位還是被台灣電影壓著。想要最快地打開香港金像獎的名氣,請王梓鈞做嘉賓是最好的選擇。

為何表達自己的善意,陳伯生甚至把香港電影金像獎的轉播權賣給了佳視。而王梓鈞之所以這麼輕易地就答應,很大原因也是因為佳視拿到了頒獎禮的轉播權。

談妥了事情,陳伯生就開始給王梓鈞做起了采訪,問的是王梓鈞對於香港電影新浪潮的看法。

《電影雙周刊》已經創刊三年,算是香港最新潮先鋒的電影雜誌,銷量雖然比不上《明報周刊》,但在電影圈內影響卻是巨大。

陳伯生做為《電影雙周刊》的主編,已經很久沒親自出來采訪了。說是采訪。其實更像是老朋友在聊天,陳伯生對采訪的氣氛控製得很好。

“電影新浪潮嘛,台灣這兩年也在搞。”王梓鈞老氣橫秋地說,“新銳導演有想法是好事,求新求變有利於華語電影的發展。”

陳伯生道:“王先生你的作品也是常常追求變化。比如這部《海上鋼琴師》。如果放在港台拍攝的話,也能劃歸於新浪潮作品。”

“這我可不敢當。”王梓鈞擺手笑道,“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新浪潮導演。”

陳伯生問:“那現在香港的新浪潮導演中,你最中意哪一位?”

“當然是徐克啦。”王梓鈞說。

“為什麼?”陳伯生問,“是因為他曾經做過你的副導演,你對他比較了解嗎?”

“可能有這方麵的原因吧。”王梓鈞道。“不過我最中意他,是因為他的作品更貼近市場。在我看來,如果一部電影沒有票房的話,那就不是一部好電影。而現在有一個現象就是,一些新銳導演為了追求藝術,追求深度,拍出來的電影別說普通觀眾,連我都是看得一頭霧水,根本不懂他們在講什麼。”

“能不能具體舉一部電影來說一下?”陳伯生問。

“哈哈,你別給我下套。”王梓鈞笑道,“我可不會上你的的當,這話說出去會得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