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住哦!
本屆美國的電影金球獎已經落下帷幕,王梓鈞一共拿到了兩座獎杯——最佳原創音樂和最佳男主角。- -/- -/- -記住哦!
金球獎影帝的名頭,再次讓王梓鈞的名字出現在大眾的事業中。
不過王梓鈞卻沒有到場領獎,因為那坑爹的頒獎典禮,正好在中國的農曆春節期間,他哪有空過去?在加州求學的鄧麗君也已經回台過春節,王梓鈞隻得讓李小龍去代領。
消息傳回亞洲,台灣、香港的媒體在隨後的幾天開始連篇報道。這可是首位金球獎華人影帝啊,李小龍名字再大,也沒有捧起過金球獎影帝的獎杯。程龍在西方也闖出了不小的名氣,可是別說拿獎,提名都沒有一次。
王梓鈞這個影帝,那是隻此一家別無分店。關之琳的老爸關山雖然號稱第一位國際華人影帝,但那個影帝水分太大,其影響力根本無法跟金球獎影帝相比。
這一年多來不時拿王梓鈞出來的調侃的港台媒體,終於在繼《變形金剛》的正麵報道後,再次吹捧起王梓鈞。
這吹捧不會讓人臉紅,因為王梓鈞在《海上鋼琴師》裏的表演確實讓人驚豔。《好萊塢報道》的某位女影評人是這麼評價的:“愛上紮克利.王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你沒法不愛上他。在《海上鋼琴師》裏,這個家夥的演技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他與1900完全融為了一體,紮克利.王就是就是紮克利.王。”
《海上鋼琴師》在美國觀眾那裏爭議很大,不過王梓鈞最終拿到金球獎影帝的獎杯,卻並未引起多大的爭論。
王梓鈞的演技擺在那裏,甚至有人說,如果不是膚色問題,他六年前就應該拿到奧斯卡的影帝提名了。
《海上鋼琴師》在歐美的放映早已結束,成績差強人意。總票房才5000多萬美元。要知道這部影片的各種投入近8000萬美元,可謂是撲街到家了。
這8000萬美元的預算,除了正常拍攝外。還包含了各種船體模型的搭建、特殊攝影棚的修建,還有關於各種海上特效鏡頭的嚐試與研究。這裏許多東西都會在接下來的《泰坦尼克號》中派上用場,將會大大節省《泰坦尼克號》的開支。
不過普通大眾不知道啊。他們隻知道王梓鈞投資8000萬美元拍攝的電影,歐美總票房才5000多萬美元,乃是一次大大的失敗。
靠黑王梓鈞來吸引銷量的媒體也是選擇性無視,開始到處宣揚王梓鈞的票房滑鐵盧,說龍虎電影公司至少會因為這部電影賠上4000萬美元。
甚至有些報紙直接取笑說,這次的金球獎影帝的獎杯,是電影史上最昂貴的獎杯,王梓鈞花了4000萬美元才買到手。
不過關於另一個最佳原創音樂的獎杯,卻贏得了許多音樂愛好者的肯定。好萊塢幾大電影巨頭都沒注意到,《海上鋼琴師》的電影票房撲街。但其電影錄像帶和電影原聲唱片的銷量,卻在不溫不火地穩步增長。
電影原聲唱片是很早就有的,不過正版的電影錄像帶卻是這幾年才興起,而是那些電影巨頭們都還沒太在意這個潛在的龐大市場。- -記住哦!
直到半年以後,其他電影公司才驚訝的發現。《海上鋼琴師》的電影錄像帶所獲的利潤,居然抵得上一部普通票房的電影了。
《海上鋼琴師》從某方麵來說確實小眾,但真正喜歡它的影迷,多數都會將電影錄像帶買回家多次重複觀賞。細水長流之下,累計起來的利潤會非常可觀。
過完年後,《海上鋼琴師》攜著金球獎兩項大獎的威勢。開始登陸亞洲電影市場。
市場反應再次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新加坡、日本、台灣、香港地區的影迷對《海上鋼琴師》反應不錯,而在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等國的上映情況卻不怎麼樂觀,影院上座率極低。
不止如此,台灣和香港對於本片的追捧,多數源於王梓鈞拿獎的刺激。知識分子和白領階層大讚《海上鋼琴師》是神片,一遍一遍地走進電影院觀看,但普通觀眾卻常常看得在放映廳裏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