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文物普查(1 / 3)

正文 第九章 文物普查

來到紅星鎮,已是下午一點多,高所長要安排大家去飯店吃中午飯,但張劍鋒說為爭取時間,讓高所長給每人買一盒方便麵泡著吃就行了。大家匆忙地吃完方便麵,然後集中到派出所二樓會議室。高所長將所內的幾位民警也全部召集到會議室。

首先由高所長通報了五裏坡林帶中兩座疑似古墓的墓穴被盜情況。張劍鋒向大家介紹了楊樹園子古墓盜竊殺人案的情況。

“從這兩處盜竊現場分析,很有可能是一夥人所為。這是一夥有預謀有組織的盜墓團夥,他們結夥時間該在去年夏季。今天我們看了五裏坡林帶中的兩處現場,這兩座墓都很普通,而且林中還有其他多座墳,但作案人為什麼要選擇這兩座隱藏在林中已久的墓呢?我想,即使經常居住在林子兩側的村民也不會注意這些,不可能很準確地找到這兩座墓。這說明,作案人對林中情況很熟悉,並對一些墓地進行過一定的尋找和探試。那麼作案人是什麼人呢,是哪的人呢?我分析,他極大可是無業人員,也可能有農民的成份。如果是鄰近地區的人,他們是不需要交通工具的,但在墓中挖到一些物品後,是否需要運輸工具?如果是遠道而來,必然有交通工具。下步調查,要從以下幾點入手;一對林子四周的鄉鎮村落進行全麵排查,有無對古物、墓地感興趣的人,有無能結夥盜竊的人,有無盜竊前科的人;二對一些具備摩托車、家用三輪車等小型機動人員進行調查,去年以來是否有人雇用過他們的車到林中來。三是在調查中注重曾走過林中這條路人,去年夏季到初秋看他們是否發現過什麼。四是鄰近一些村子近兩年來是否來過外地親屬或以某種身份探聽林中情況的人。五裏坡村的五裏坡屯、東屯、張家溝屯及紅山村為重點。除此,我要去沙舟林場,向他們再了解些情況。”張劍鋒說。

隨後,高所長安排全所民警對林帶四周的村屯進行走訪,孫少林、荊雷、高所長重點還是對林了南的東屯、五裏坡屯、張家溝調查。其他民警對紅山村等鄰近一些村屯調查。

由陸雨林開著黑色普桑車,張劍鋒和陸雨林來到了沙舟林場派出所。這個派出所的民警,當時還屬企業警察,事業編製。所長是一位在派出所工作快三十年的五十多歲老民警,叫林青山。在所長室,張劍鋒說明來的目的,並重點介紹了在五裏坡林帶和楊樹園子林中發現古墓被盜的情況。林所長說,他原就是林子北邊的村子紅山村人,因有二姨家在林子北麵的東屯,在小時候,他經常走林邊的路去東屯。夏天時還有一些屯中的人到林中采蘑菇。二十歲時在林場當通訊員,不久林業局招工,他成了正式職工,被林場安排在林場派出所當林業警察。從此,乘坐警察每年都要圍繞著山林和邊遠的林帶巡邏防範,重點是防火。這一幹就是三十多年,從民警到內勤,副所長,而所長一當就是十多年。他熟悉了全林場所有的林子,對紅山村南的這片林帶尤為了解。

“聽老人講,這個林帶形成是新中國成立之後,原是一片荒崗子,有些樹木,但不成林子。在過去,因這裏是丘陵地帶,高的地方高,低的地方低,不是旱就是澇,加之周邊人家少,沒有人到這裏來種地。後來上邊組織了兩個公社的人到這裏來植樹,為了的防風抗沙,防止水土流失,也是為了綠化。樹林最初歸紅星公社和南邊的新山公社管。後來統一歸了沙舟林場管了。這個林子以前大約有上百座墳,有張家溝和紅山村人解放後安葬的,但絕大多數是解放前有人埋的墳,不知有沒有主。因林中不準燒紙,每到清明節前後,我們必然派人到這個林子中巡查,但發現到林中來上墳的人非常少。一些墳幾十年無人問祭。後來,因林子多需要的人多,我們就專派家住在紅山村的職工薑福祥巡查看護這片林帶。開始幾年騎自行車,因這片林子兩邊沒有一戶人家,北邊距公裏兩華裏,路邊是紅山村,南距公路一華裏半,公路邊上張家溝,向西再走一兩華裏是五裏坡屯,張家溝向東一華裏是東屯,這三個屯全歸五裏坡村管。故林中幾十年來沒發生過任何事。前幾年,為了方便薑福祥巡查護林,林場給他配備一輛摩托車,他每天堅持巡邏,但雨季除外,過年也得讓人家休息幾天吧。不管怎樣,這麼些年,還沒發生過火情或林木被盜伐的,也沒發現林中墳墓被盜的情況。”林青山說。

“我說的那兩座墳你該有點印象吧?”張劍鋒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