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深夜十二點,張劍峰、陸雨林和派出所的民警離開了黃家。孫少林那夥也沒有消息,看來他們再沒有查到線索。張劍峰他們決定今夜休息一下,明天繼續調查。
二
又是一天開始了,張劍峰和陸雨林決定對東山市內的幾個古玩店進行走訪。他們穿著便衣,還是陸雨林開著車。在站前古玩店,他們找到陳二的店鋪。這個店很大,樓上樓下有二百多平方米。一進門處,有一座岫岩玉雕刻的二龍戲珠,據說這座雕塑至少值一百萬。一樓有兩麵櫃台,內有唐宋元明清及遼金時期的多種瓷器,還有一個櫃台全是小物件。二樓多是古牌匾、木刻、還有一座古床,桌椅,牆上有多幅古畫。
張劍峰和陸雨林亮明身份,向陳二詳細了解東山市關於遼代文物等物品,並向他通報西楊村古墓案。
陳二,大名叫陳振勇,父親原是東山文化館館長,不但喜愛收藏一些古瓷器,據說早期還管理過文物,對文物有一定的研究,不過幾年前退休了。而陳振勇受父親熏染,從小就喜愛古瓷器等各種收藏。大學畢業後本是有一個很好的工作,可後來他辭去了工作,和一位朋友搞起了房地產,十幾年便賺了上千萬。後來,他辭去房地產行當,在自家的門市開了一處古董店,一邊收購各種古玩,一邊收藏,同時也出售一些古董,平素是雇的是農村他的一個表妹看攤,幾年又賺了幾百萬。前些年自家的門房子動遷,政府給了他一大筆動遷費,他便在站前這條街上買了這所一二樓的門市房,開了起這所古董店,自己在裏當起了老板,不過仍然雇他的農村一個表妹當營業員,生意很好。陳振勇說他的古董來源,絕大部分是他去各地買的,一少部分是有人上門送的。送古董的人中其中就有黃雲奎,也有街內幾名擺地攤收購上來的。但有的送上門的古物,僅來一次,他記不住這些人都是哪的,有的幹脆也沒問過人名,隻看貨。這些古物,多是民間流行的,至於國家級文物,極少見到。如果真有稀有古物或珍貴文物,他要問來源來,或有一定證明他才敢收。因文管所的人來他這宣傳,收購和倒賣國家文物是違法的,他也要守法經營。
“近幾天有人到你店賣古董的嗎?”張劍鋒問。
“沒有。起碼有一個月沒有來出售古物的了。”陳二說。
“近階段有沒有人到店中來專門聽遼代文物的事?”
“沒有。”
“有人事先聯係在賣什麼貨的嗎?包括打電話的。”
“沒有。”
於是,楊劍鋒向他簡要的說了楊樹園子古墓案,他說:“剛出土的東西隻要行家全能看出來。我看如果是一兩件普通的東西他們能盡快出手。如果出土的東西多了,或有珍貴的古物,他們不會輕易出手的,必然要等一段時間。也許要等你們不調查了風平浪靜後,也許要等一個好買主。但是,不知你說的古墓中都被盜了什麼?”
“說實的,現在還不清楚,不過遲早會清楚的。”
“張隊長,你在偵破遼代墓被盜,我冒昧地問一下,你認識各個朝代的文物嗎?”
“說實的,我對這些是門外漢,但我可以學會認識。今天到你這來,一是調查,二是來學習。我想依靠你們會認識的。”
“這麼說,張隊長相信我們?”
“不相信,我能進門就亮明身份嗎?”
“不過。我和你們警察接觸少,但你不暴露身份,我也會從各方麵認出你的。起碼你不是古董行中的門裏人,裝也是裝不出來。”
“我們現在還不需要裝。今天認識你陳老板,也許以後在破文物案上會求你幫忙的。”
“看來張隊長是個爽快之人。我知道什麼會找你的。”
“由此看,陳老板也是個正直的人。”
陸雨林雖說在經文保工作多年,但經曆的文物案僅此一例。以前曾到過東山博物館參觀和安全防範和消防檢查,也看到過博物館中陳列一些古代文物,有幾千年前石器、生活工具,還有後期的陶器、瓷器及青銅器,要不就是近代的生產工具、戰爭中的刀槍等,觀看這些時,也是走馬觀花。而他更對現代的科學發展感興趣,博物館中現代館中有一個電子顯示窗,展示了東山近年來的發展變化,由電子控製的街市景象,顯得是那樣繁榮,一個個很小的人,車、在窗內竟能行走,象真的一樣,隻是比例小些,讓他看的入了迷。此時他有些後悔,有那麼便利的條件,以前為什麼不注重多了解些文物知識,如在博物館中多看看那些古代文物,了解一些知識,現在都可以用上。此時,陸雨林站在一個廚櫃前,認真的觀看著裏麵的一些陶瓷器,但哪些是遼代的呀?
“陳老板,這件陶器是哪個朝代的?”陸雨林指著一件圓口,中間象飛碟,而底坐也很高的陶罐問。
“這件是元朝蒙古人用來裝酒的器物,具有蒙古族的民族特色,你看這上麵還有圖案是典型的草原圖騰標誌。雖然年代很久,但這種器物在我們這個地方民間很多,故價並不高。”陳二說。
“那能值多少錢?”
“也就三千左右元吧。”
陸雨林又指一個黃綠色的扁壺問:“這個是哪個年代的?”
“這是遼代的,也是產於我們地區。是遼代晚期的,價也不高,但也要三千多元。”
“這件是遼代文物?”
“不,還不能說是文物,隻能說是遼代的古董吧。”
“你這裏還有哪些物品是遼代的?”陸雨林對此很感興趣,借此也想看到更多遼代的東西。
“我這裏並不多。你看這件東西。”
“這不就是一個銅香爐嗎?”陸雨林說。
“你看它幾個腳?”
“三個。”
“這是三足銅香爐,純遼代的。是我從北邊花兩千元買來的,不過現在的行情漲了,這個香爐至少也值五千元。”陳二得意地說。然後,他帶陸雨林到這邊的櫃台邊,從櫃台裏拿出一枚銅鏡說:“這也是遼代的東西,你看後這是兩隻鳳凰,這叫雙鳳銅鏡,還有四鳳銅鏡呢。除此,還有龍鳳銅鏡等。”
陸雨林仔細觀察著銅鏡,一塊有些發汙的器物,說是銅鏡,沒有一點光澤,根本不能用來照人。陸雨林在東山博物館也見過這種東西。
不過,看完這些,陸雨林和張劍鋒都感到收獲很大。
“陳老板,到你這來學到不少東西,以後我要是搞收藏大不了就要往你這跑,給你添麻煩了。”陸雨林微笑著說。
“哪裏,隻是略知一二,無需賣弄。但陸警官若是常來,我當然歡迎。”
隨後,張劍峰拿出古墓中的死者照片讓陳二辨認,他看了半天也是搖頭。
難道死者不是倒賣或收購古董文物人員?張劍鋒和陸雨林都有些疑惑。
“陳老板,我們打擾你了,請原諒。但還有一事請你幫忙,我想這夥盜墓的人中間有可能有東山的人,他們盜得文物早晚要出來銷贓,我分析到外地去出手可能性大些,但也有可能零打碎敲,在東山一件件銷贓。”張劍鋒說。
“張隊長,我認為不太可能。新出土的文物很顯眼,外行人是看不出來的,但內行人卻看得出來。在東山盜竊,再在東山銷贓,按常理不太可能。”陳二說。
“但是,有些盜賊就是認為我們不會想到他會在本地銷贓,也可能鋌而走險,偏在你眼皮底下來銷贓。不可不防呀。”
“張隊長,這你放心,一旦有來我店的可疑人員和出手的可疑物品,我一定給你打電話。你們為了保護國家利益,沒日沒夜的奔波,也是不容易的。我雖是個古董商,但這點正義感還是有的。”
“在此,我們二人謝謝你了。”
三
走出了陳二的古董店,他倆又來到站前的另一家古董店,這家店主姓趙,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頭。通過詢問也發現有兩件遼代古物,全是陶瓷器。經了解,店主說這些日子賣出幾件明清時的花瓶和一些小物件,但沒有來店出售古物的。他看了張劍鋒拿出的楊樹園子古墓中的死者照片,他說沒見過這個人,根本就不認識。
隨後,張劍鋒他們開車來到站前東北麵丁香公園北,這裏的人行路上有幾個擺地攤的,若是雙休日會有幾十人或上百人來此擺攤,平時就十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