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死者“複活”(1 / 3)

正文 第三章 死者“複活”

“死者複活了?”

接到薑勇的電話,張劍鋒一陣疑惑,他讓陸雨林立即調轉車頭,他們再次來到黃雲奎家。

黃雲奎真的回來了。他的妻子見丈夫突然加來,喜出望外,仿佛是一個已死去的人又複活了,高興的哭了起來。黃雲奎回到家中,見到家中有民警,又見妻子的模樣,感到莫明其妙。當他得知古墓中發現一個死者懷疑其身份是他時,他笑了。

“我不過收購些古玩物件,那種盜墓掘墳的事我絕不會幹的。”黃雲奎說。

張劍峰和陸雨林走進了黃雲奎家,見到室內一個穿白衫的中年男子,想必他就是黃雲奎了。此人身高一米七二,衣著和長相是與古墓中的死者相象。

“張隊長,這就是我丈夫黃雲奎。”鄭海蘭向張劍峰介紹著。

張劍峰看著黃雲奎說:“黃雲奎,我是市公安局刑警,這位是我的同事陸警官。你不要驚慌和緊張,我們有些事要和你談談。”

黃雲奎說:“派出所的民警,還有我妻子將事情原委已向我說了。你們請坐吧,問我什麼,我都會說的。”

張劍峰和陸雨林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黃雲奎搬過一把折疊椅坐在一邊。

“你先說說你這四天的行蹤吧?”張劍峰說。

“好吧。”

於是,黃雲奎講了他這四天來的行蹤。大前天,也就是8月23日下午3點多,他帶著一個皮包,裏邊裝了以前從鄉下收來的一對小型的古花瓶,還有幾個瓷碟、筆洗、小玉件等乘火車到省城。因為省城有幾家古董店與他已建立聯係,收到好東西,他們定會給一定價錢收購。從家出來,他上衣穿的就是現在穿的白衫衣,藍褲子,黑皮鞋。因怕下雨天涼,臨走,他又從立櫃中順手拽過一件古銅色夾克式的上衣,也一同塞到皮包中,這兩天多雲並沒有下一滴雨,他的夾克衫沒有派到用場。到了省城,他在城中先找了一家小旅館住下,傍晚時帶著皮箱先到省城的天豐古玩店,經過看貨商談,以三千元的價格將一對清末小插花瓶賣給了天豐古玩店的馬老板。其他物件,馬老板沒有太相中,給的價極低,他沒有出手。當晚,馬老板還請他吃了飯,直到深夜才回到旅館。第二天十點鍾以後,他來到古玩城一家叫博雅齋的古董店,這個店的薑老板和他打了幾年交道,他正經營一些小物件,黃雲奎拿出了兩月前從南河村張老太太那收來的紫色翡翠煙袋嘴,薑老板一看眼睛一亮,對著陽光看了看,又用測光儀看了看,如獲至寶。但他沒有立即表露出來,而對黃雲奎說,是件老物件,不過成色不太好,磨損大點,你要多少錢。黃雲奎說兩千。薑老板笑了,然後說,你開玩笑呢,唬小孩來了。這麼一說,黃雲奎也不知要多少了。想了想說:“一千行了吧?”

薑老板說,這種煙嘴看著好看,但成色不足,別人要收也就五百元錢是大價。咱是朋友,我給你八百,我不是為了賣,是為了收藏。你看合適就賣,不合適就算了。黃雲奎想了想,還是賣了,因為從張老太太那收來才花了兩百元呀。

下午,他又去另一家古玩店會一個叫魯春的朋友。並給他帶去幾個小瓷盤和筆洗,魯春給了他七百元錢,晚上當然招待了他。因第二天是周六,古玩城外四周在雙休日時都允許擺攤,在南溪公園的一座古玩城外也允許擺攤,附近各市及外省市的人員也來擺攤經營古董,朋友挽留他明天到各攤去走走。當晚黃雲奎又住到城中那個小旅館。第二天,他和魯春先去了古玩城外的地攤,下午又去了南溪公園外的古玩字畫城外的地攤。魯春買了幾個小玉件,花了兩千多元。黃雲奎本是晚上要回到東山市,但魯春讓他再住一天,明天魯春開車,讓他陪著去附近的兩個市的古玩市場看看,因到雙休日周邊這些大城市都有一定規模擺地攤的,酷似北京的潘家園,隻是規模小些。難得有這樣的機會,黃雲奎決定再住一宿,第二天陪朋友去其他市場,一是看行情,二是長見識。他想給家中打個電話,可就在這時,他發現放在自己褲兜的手機不知什麼時候丟了。想到這個破手機不值一百元錢,也就沒當回事,關於給家打電話的事,也沒有什麼必要,因為以前外出四五天的時候是常有的,等賣主,約定時間,一等就是幾天,不也是住旅店嗎。第二天一早,薑春開車來接他,他們去了周邊的兩個城市,,這兩個城市的古董攤都在離火車站不遠的一條街道上,不但有很多人在擺古董擺,還有一片片賣舊書的,他和魯春還在一個連環畫攤看了半天,一套《嶽飛傳》能賣一百多元,成套的《三國》賣到五百多元,還有五十年代的連環畫品相好一點的都賣一二百元,魯春說他小時候就是看小人書長大的,那時他爺爺經常給他買小人書,可惜後來這些書全都沒有了。黃雲奎看連環畫是看行情,因下鄉時遇到品相好的連環畫他也收,在東山出攤就能賣掉,而且比省城價要高多了。傍晚,他們從這兩個城市回到省城,他便乘火車回到東山市。

原來是這樣。如果黃雲奎說的是實話,他不但與古墓被盜案和殺人案無關,也許真的不知道古墓中發生的事。黃雲奎還拿出了去和回來的火車票及旅館住宿收據。

此時,張劍峰還想到一件事,黃雲奎有雙回力鞋的事,便問黃雲奎:“你有一雙白色回力鞋哪去了?”

“回力鞋,我想想。是有一雙,有一段下雨時騎摩托車下鄉收古董時穿過。對,想起來了,被我刷後在陽台曬著了,幹後放在臥室的立櫃中,但有點味,叫我扔到前陽台的小櫃裏了。”

鄭海蘭到前陽台還真的找到了那雙回力鞋,刷後還沒有穿過。

“你經常騎一輛藍色摩托車下鄉?”張劍鋒問。

“是的。這是輛跟隨我多年的舊摩托車。”

“什麼牌子的?”

“鈴木125,前些年買時花三千多呢。”

“你的車呢?”

“在樓下的車棚中,剛才我回來時還看在那放著呢。”

“這麼說你去省城前不是騎摩托車到的火車站?”

“車一直在車棚中了,我是打車去的火車站,因包中有兩個古花瓶,我得加小心呀。”

“我這兩天從車棚邊上過,怎麼沒看到你車呢?”黃雲奎的妻子問。

“那天我放車的地方被別人占了,我放到西頭了。”

了解到這些情況,張劍峰他們有些失望。死者不是黃雲奎,但這個人又是誰呢?黃雲奎與古董文物有關,古墓案與他是否有關?

隨後,張劍峰問了黃雲奎他的有關涉及古董事宜和接觸的同行。黃雲奎他說他收古董有五年了,雖然有的能賺到點錢,但非常辛苦。因不懂行情和古物,也多次上當吃虧。直到近兩年才有了長識。兩個月前他是兩次到過南河村一帶收古舊物,其情況和張老太太介紹的一樣。煙袋嘴已賣掉,從張老太太家買的壇子還在,但那些物品並不是很值錢的。畫品相不好,弄好了能賣上五百元錢,而壇子是遼代的民間窯品,能值幾百元錢?還在一村民家收購到一枚銅鏡和一大堆古錢幣,還收了一些古書、連環畫、郵票及毛主席像章等文革物品。他主要是下鄉收購,然後轉賣給當地和省城的幾位主顧,偶爾也擺地攤。在他常接觸的人中,當地的有站前古玩店的陳二,北林公園處常年擺攤的郭雲龍。省城的就那三位。而魯春既是古玩商,也是一位收藏愛好者,因此他們建立了朋友關係。涉及古董倒賣經營者他就接觸這些人,至於此類收藏者在東山市有多少,他也不清楚。

張劍峰問到誰收藏或經營遼代古物的。黃雲奎說,在東山市幾家古董店中都有遼代古物,但還是其他古物多,沒有專門經營或收藏遼代古物的。

張劍鋒還問道在他下鄉收購古董時,是事還遇到別人在收古董?

黃雲奎說:“遇到過,僅是偶爾,但根本就不認識。其中有一個男子他在東山好象見過,但一直不知叫什麼名字,此人四十來歲,具體特征想不起來了。”

最後,張劍峰向黃雲奎講了西楊村楊樹林中古墓案件,並拿出死者照片讓他辨認,他對照片看了半天,似乎見過這樣的人,但一時想不起來。

“這個人我見過,起碼說有些象,但在哪,是東山,還是省城,還是其他地區,我真的想不起來了。他是幹什麼的也想不起來了。不過,我會想的,一旦想起來立即報告給你們。”黃雲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