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古董小販(2 / 3)

張劍鋒思慮一下說:“請局長放心,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一定要偵破這起案件。”

“好,這就是軍令狀。”

張劍峰,今年四十二歲,方圓臉,是位身高一米七八的壯漢子。他在九十年代初省警官學院畢業,畢業後就被分配到當初的刑警隊當偵察員,他一身正氣,忠誠堅強,熱愛刑偵事業,虛心向老同誌學習,認真鑽研刑偵業務,擅長邏輯推理和實際更好地結合,相繼破獲多起重特大案件,前幾年被大家推選為重案隊隊長。近幾年他帶領重案隊的幾名隊員相繼破獲了十幾起有影響的大案要案,為刑警爭得了榮譽。除此,他不但車開的好,槍打的準,而且擒拿格鬥樣樣精通,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當大家走出西楊村部時,陸雨林高興地對張劍鋒說:“張隊長,可下子有機會和你在一起工作,我非常高興。”

“還是田局長英明,要不我也會和局長說讓你參加破案,這是件苦差事,還不知你願意不呢?”

“我當然願意。”

專案組這四人,可以說都是警察中的精英。荊雷,今年三十一歲,方臉膛,身高一米七七,也是警校的高材生,愛好打藍球和乒乓球,會開車,當刑警也有八年了,與張劍峰共同獲過多起重特大案件。孫少林,今年四十七歲,中等身材,麵色有些黑,部隊老連長轉業,當刑警也有二十多年了,老練精幹,足智多謀,多年來偵破過去時幾十起疑難案件。陸雨林,今年二十六歲,身高一米七五,警官學院畢業後便在公安局從事經文保工作。可以說這個四人專案組是個最佳的組合。

在西楊村院內停著幾輛警車,一名司機找到張劍鋒說:“張隊長,田局長讓我將這輛車的車鑰匙交給你。”

順著司機的目光,張劍鋒看到一邊停著的那輛地方牌照的黑色普桑塔納轎車,接過鑰匙,然後說:“我們現在分兩組,陸雨林雖說曾破過大案,但到我們這個專案組來,還是個新兵,他和我一組,我們使用這輛地方牌照的車。孫大哥和荊雷一組,還是用重案隊的警車吧。現在邱文清所長他們還在清理古墓,等結果出來會給我打電話,如果能否確定墓中丟失什麼物品,我們在排查贓物上就有了目標。下步,我們應該根據死者的特征,以現場為中心再擴大走訪範圍。但是,我總感到這夥人既有對現場情況熟的當地人或是東山人,又有外地人,從具備轎車上看有可能,還有騎摩托車的人就是死者,他能否是常下鄉的收古董人員?”

“收古董的小販?”荊雷問。

“我聽過城裏的人說過,有些古董是從鄉下收來的。這個人能否以前或現在一直到鄉下來收古董。”張劍鋒說。

“我看有這種可能,這個人具備摩托車,下鄉非常方便。”孫少林讚同張劍鋒的想法。

“張隊長,我看這個人至少說對古董非常感興趣,又是個貪心不足的人。我計算過,一輛摩托車如果加滿一箱油,至少可跑一百多公裏。從東山到西楊村途中隻有這邊的一個加油站,而這三天來並沒有將摩托車加油。照這樣看,騎摩托車人很可能是東山人或外地人在東山居住的人。”陸雨林說。

張劍鋒點著頭,他認為陸雨林想的對,隨後說:“這樣吧,孫大哥和荊雷還留在現場附近對一些村屯和道路排查。我和陸雨林去現場北邊的馮家鎮一帶。在調查中注意發現是否有下鄉收購古董的小販。現在我們分頭行動,有情況及時勾通。”

由陸雨林開著那輛黑色普桑車,張劍鋒和陸雨林來到馮家鎮南河村。張劍鋒與這裏的村長很熟悉,並指揮陸雨林將車開到村長家門口,村中路邊一個寬敞的院落,北邊有三間平項房。見有人來,院內的狗在叫著,隨之房內走出一位中年男子,他就是南河村村長姚萬發。他看到院門口的兩個人中,有一位是刑警張劍醫,便喝住了狗,然後迎過來。

“是張隊長來了,快請屋裏坐。”

“姚村長真的在家,看來我們來對了。”張劍鋒說。

走到室內,大家坐在沙上,姚村長要給張劍鋒泡茶,被拒絕。

“張隊長,一定是調查楊樹園了古墓案子的吧。鎮上派出所劉所長已給我打過電話說,他們正在別的村上調查這個案件,說下午有可能來我們村。現在你們來的正好,我剛才聽一個村民說,幾個月前有一個騎藍色摩托車的男子來到我們村上收過古董,我們村上的老張太太就賣過她家的古物。”村長說。

“有這樣的事?”張劍鋒感到他分析情況得到驗證。

“是的。這個人有一個四十左右歲,說是收古舊瓷器小物件的。我們村的張老太太賣給這個人兩張破舊的老畫,老太太要價二百元,那個人很大方,竟然給了她二百元。還從張老太太家買去一個淹鹹菜的小壇,那個壇子是黃白色的。老太太要價二十元,那個中年人也沒有還價就給她二十元。事隔幾天,這個中年人又騎摩托車來到這個村,沒有收到物品,還到過張老太太家,後聽張老太太說從她手中買走一個煙袋。”

“走,和我們去老張太太家。”張劍鋒決定著。

隨後,在姚村長帶領下,張劍峰和陸雨林來到張老太太家,她已是一位七十八歲的老人,和兒子獨居一個院,兒子兒媳還有已成家的孫子孫媳住在上屋三間瓦房內,她獨居於東側的兩間小平房內。老人身體很好,得知張劍峰和陸雨林來的目的,看了看他們手中的照片說:“好象這個人?但我認不清了。”

“你說說這個人兩次到你家來收購古董的情況。”張劍峰說。

“古董,什麼叫古董呀,我家沒有。”老太太說。

“老奶奶,就是到你家來收購物品。”陸雨林解釋著。

“啊,收物品。我賣給他兩張古畫。那是解放前我媽留下的,以前是掛在牆上的,這個破屋也無法掛了,再說畫都破了,叫我卷上扔箱子中了。我知道兩張畫不少年了,也許一張能值幾十元。前些年孫子要剪畫玩,我沒給。後來也沒有人問這畫。兩月前那個中年人來收舊東西,我想我的兩張破畫夠舊的了,不知人家要不要,我都七十快八十的人,活不了幾年了,留著這兩張破畫也沒用,張口就要一百元一張,以為那個人能還價給我五十就行。可那個人很大方,沒有還價,收走了兩張畫。他還看到我醃鹹菜的小壇子,要給十元線,我要價二十,他也收了。最後看到我抽煙的煙袋,是銅煙袋鍋,玉煙袋嘴,也是我媽留下的,現在我用著呢,他要給我二十元,後又長到四十元、五十元,我都沒賣給他,因為賣掉了,我用什麼抽煙。這個人就走了。”老太太說。

“後來聽說他又來了?”

“是的。隔了幾天,這個人給我帶來一個新的煙袋,也是銅煙袋鍋,白玉煙袋嘴送給我,然後給我八十元買我原先的煙袋,我一狠心要一百元,他說價太高了,但也從兜中掏出了一百元錢給我。”

“這個人騎什麼顏色的摩托車?”

“藍色的。”

就在這時,老太太的兒子、兒媳、孫媳也過來了。他們說老太太發財了,幾件破東西賣了好幾百元,這個中年人要這些破爛幹什麼。他們也見到那個中年人,兒媳說,這個人還從村中老趙家花三百元收到一枚古代銅鏡。她還說這個人騎的好象是本田250摩托車。因為這個村有人有這樣的摩托車。

老太太的孫媳還說了這個中年人的體貌特征,此人長的不胖不瘦,四十來歲,園臉,身高在一米七二左右。由此讓張劍峰初步認定,這個收古董的人就是古墓中的死者。進一步分析,此人騎摩托車到鄉下收購古董,他的居住地不會太遠,方園不過百公裏而已,極大可能說居住在東山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