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仲、江禽、劉鄧、陳到四人接令,轉身大步出堂,去縣外營中帶兵追擊。
劉備出身底層,知民間疾苦,對流民保有同情,麵現不忍,可他也知這是不得已之舉,亦隻能作罷,雖然這件事不能按照他的想法去辦,但兄弟情深,為了關羽、張飛能多立軍功,早任吏職,他伏地請求:“雲長、益德自從備來到邯鄲,rì受中尉厚養,至今卻無立一功,昨夜雲長還對備‘深感有愧’……。”
荀貞聞弦歌而知雅意,不等劉備完,道:“怎麼?雲長、益德想要一展身手麼?”即召關羽、張飛入來,提筆寫了兩道軍令,從案後走出,親手交給他倆,道:“便委屈雲長為君卿副手,請益德為叔至副手,從之追擊亂民。”
關羽、張飛接令,出堂去追許仲、陳到四人。
想起這數千流民講因為他的一道軍令而喪命,荀貞心裏沉甸甸的,不是滋味,歎了口氣,道:“殺此數千人,希望可以活彼數萬人。”
荀攸道:“中尉是想?”
“不錯。我打算把收繳來的穀糧悉數分給諸縣,用以賑濟各縣之流民,我這就去相府,與相君商議此事。”
楊家的藏糧雖豐,可莫是養數萬流民,連養那數千流民也遠遠不夠,要知現在才是十二月,離明年夏收還有半年,這麼長時間,這麼多人,楊家的這點糧食根本不足用。荀貞亦知此非治本之策,可如今之計,也唯有拖得一是一,養得一是一了。
他隻希望通過前以數千作亂流民的死為震懾,後用楊家的糧食來加強賑濟,“霸道”與“王道”相雜施為,能夠讓餘下的這數萬流民不要生事作亂。
堂外府吏傳報,盧廣來到。
荀攸、戲誌才聰明敏捷,兩人均猜出了盧廣來意。
戲誌才道:“中尉剛要去相府,相君就遣子公來請中尉了。”
盧廣進到堂上,道出來意,果然不錯,確是奉劉衡之令來請荀貞去相府議流民生亂之事的。
流民作亂、攻滅楊家是十萬火急的大事,劉衡身為趙相,早有人報與他知了。
荀貞留下戲誌才坐鎮府中,命荀攸去給尚留在中尉府未走的辛璦、何儀、李驤等人傳令,令之立刻趕回縣外營中坐鎮,又令荀攸在傳過令後不得停留、立即去城上親自督使守卒提高戒備,以防流民再有亂舉。布置完這些事,他帶著邯鄲榮、劉備兩人隨著盧廣前去相府。
相府裏,劉衡搓著手在堂上亂轉,見荀貞來到,如見了救星也似,迎上來,道:“流民生亂,昨夜洗劫了楊家,楊家滿門被滅,中尉可聞知了麼?”
“我已遣人帶兵馬出營追擊亂民了。”
“除了作亂的數千亂民,縣外還有數千流民聚集,須得防他們攻我縣城啊!”
“我亦已下令,命公達親去指揮守城。”
追亂民的、守城的,荀貞都布置妥當了,劉衡鬆了口氣,這才想起來請荀貞、邯鄲榮、劉備入座,他也歸入案後坐下,恨恨地拍了下案幾,道:“想不到這般流民竟然如此膽大妄為、無法無!中尉,對這些亂民切切不可手軟,當要將之盡誅才是。”
“相君,殺此數千亂民可也,但郡中尚有數萬流民,卻須得善加賑濟啊!”
劉衡苦笑道:“郡府實是無糧。鄰近諸郡也缺糧,我前前後後給魏、巨鹿、常山等郡都寫了求購借穀糧的行文,可無一郡有餘糧給吾郡也。巨鹿郡反又寫了求糧的行文給我。”
“此次黃巾之亂,冀州境內巨鹿受害最大,缺糧怕也是最為嚴重的。”
“可不是麼?巨鹿郡境內現如今是盜賊叢生,縣鄉rì夜不安,為了防賊,不到黑,郡內諸縣的城門就得早早關上。魏、中山等郡的情形亦不樂觀,也是群盜出沒無常,野外道上死屍露於野,無人收殮,鄉亭空蕩,行人絕跡,如同鬼蜮。州中諸郡,隻有常山與我郡較好,常山是因有州牧親統兵馬在,我郡則是因有中尉在也。如若中尉,隻怕我郡也要苦受賊患了也。”
劉衡是一國的國相,有他的消息渠道,對州內諸郡的情況比荀貞更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