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給各縣的檄文,命人快馬送去,荀貞又寫給郡兵、義從的軍令,同時令召許仲、江禽、劉鄧、陳到、辛璦等來,等他們來到,把軍令發下,令道:“昨夜流民作亂,攻滅了楊家,汝等可知?”
諸人有的回答知道,有的剛被荀貞派去的人叫起,回答不知道。
“現下你們都知道了。作亂的流民有數千,攻滅了楊家後四散逃去,連rì大雪,道路難行,他們又帶著劫掠來的糧穀、財貨,諒來尚未逃遠,汝等馬上歸營,……,伯禽、阿鄧、叔至、元欽。”
江禽、劉鄧、陳到、劉鄧應道:“在。”
“你四人各帶兵馬,分向四個方向追擊,……。”
到這裏,荀貞停了一下。他是趙郡中尉,肩負趙郡治安之責,流民作亂,他不能置之不理,就算作亂的流民已散逃,他也得派兵追擊,可追上這些流民後怎麼處置呢?雖這些流民早就準備作亂了,實際上與他和邯鄲榮的“挑動”無關,可要不是缺衣少食,這些流民也不會走上作亂這條路,殺之不忍,而如不殺,郡縣沒有糧食賑濟,他們為求活早晚還會再度作亂。
劉鄧見荀貞停頓不言,等了片刻,問道:“中尉?”
“……,追上後,誅其首惡,至於脅從者……。”
荀貞到這裏又停了一下,這個時候劉備剛好登堂入內,他伏拜堂上,道:“備以為,流民之所以作亂是因為活不下去了,數千作亂之流民豈能俱為不道之惡徒?深冬無衣糧,為了求活,大多數的流民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其行雖惡,其情可憐,脅從者不如宥之。”
邯鄲榮不以為然,道:“宥之易,可郡縣沒有足夠的糧食賑濟,這次宥之,若是他們下次再因為‘深冬無衣糧’而生亂又該怎麼辦?”
事實上,對作亂的流民該怎麼處置,昨晚邯鄲榮獻上了滅楊家之計後,荀貞就有考慮。
隻不過,他到底沒有經過亂世,對流民作亂這種事兒沒有經驗,按照他本來的估計,邯鄲榮派出去的那幾個人能挑動起千許流民“作亂”或許就很了不起了,千許人不多,到時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做做樣子,把他們放過就是了,可是沒有料到流民卻是早有作亂之意,竟有數千人參與其中。人數一多,而且是“流民早有作亂之意”,這件事的ìng質就變了,就不能不嚴肅處理了,要不然,就不州牧皇甫嵩會斥責他,也不郡縣裏的吏員、縣人會有非議,隻這個口子一開,郡中其餘各縣的流民也跟著起來作亂,西有王當等群盜,內有流民在生亂,郡中勢必將會大亂難製,到那個時候就不是他還能不能借袁紹、何顒之助憑軍功升遷美郡了,而是他趙郡中尉的位置還能不能坐的問題,甚至他會不會因此獲罪了。
邯鄲榮是中尉主簿,地位和劉備相當。劉備敬他在府中的時間比自己長,又敬他是趙郡名族的子弟,雅不願與他起爭執,可事關數千流民的生死,他卻不能不話。他道:“作亂的流民有數千之多,如不宥之,郡府缺糧,犴獄裏也關不下這麼多人,隻能盡數將之處死。一次誅殺數千人,中尉,這或會有損中尉仁厚的清名啊。”
劉備所雲之“仁厚的清名”,荀貞在意,但相比數千條走投無路、因而作亂的流民的ìng命,在這一刻,“清名”似也不是那麼重要了,他更在意的這幾千條ìng命。
回顧荀貞過去之經曆,誅滅第三氏、逐捕濁吏惡豪、擊黃巾、誅滅楊家等等,間接或直接死在他手上的人不少,可他對這些事問心無愧,而如果把這幾千個走投無路、因而作亂的流民全部殺了?他舉首望向堂外落雪,喃喃道:“如若縱之,將為後患。如若殺之,何其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