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聞言,大驚失sè,他雖到郡未久,然而rì常聽聞,卻也知楊氏是邯鄲縣最大的豪強,萬萬沒有想到昨在樓閣上荀貞才剛擔憂流民或會作亂,昨夜楊家就被洗劫了!
簡雍見他立在門前不動,知他應是被這個消息震驚,提醒他道:“中尉掌兵事。流民作亂,兵事也。君為中尉功曹,當快去拜見中尉,商討對策。”
簡雍起得早,從別人口中聽得了此事,當時他就想到了劉備的職司,因此匆匆忙忙地過來找他,目的就是為了催促他快點去見荀貞。
劉備醒悟過來,應道:“憲和的是。”
他以前不曾出仕郡縣,中尉功曹是他的第一個吏職,也還沒有就任幾,驚愕之下,一時沒想起本職亦情有可原,不過他本非愚鈍之人,這一回過神來,馬上就意識到:楊家被流民洗劫是件壞事,但對他,尤其是對關羽、張飛而言卻似乎是件好事,他正想幫助關羽、張飛獲取軍功,流民就剛好作亂了,豈非助?他招呼關羽、張飛,對他兩人道:“……,雲長、益德,你二人隨我同去拜見中尉。”拉住簡雍的手,急匆匆地往府院前堂去。
冒雪行在府中的路上,他細問簡雍:“你從何人處聽來了此事?”
“冬雪喜人,故我今晨早起,賞雪觀景,踱步到客舍院外,見院外的輪值吏卒竊竊私語,似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所以詢問之,乃知此事。”
“作亂的流民有多少?現在何處?”
“聽吏卒,作亂的流民少也有數千,事發大約是在昨晚三更前後,彼等趁yīn雪夜深,鄉亭與縣中消息不通之際,攻入楊家的田莊,把楊家洗劫搶掠了一空!隨後,大多四散逃去。”
“逃走了?”
“是啊。”
劉備略鬆了口氣,心道:“作亂的流民既大多散逃,那麼邯鄲縣城應是安全了。”又問道,“楊家現在情況如何?”
“聽吏卒,盡數死在亂中。”
“全死了?沒一個活口?楊家養的不是有宗兵麼?抵不住作亂的流民倒也罷了,難道連楊家的人也沒能保住?”
“這場亂事來得太過突然,毫無半點預兆,楊家這些雖因見縣外流民聚集不散,也有些戒備,可他家的宗兵不多,不過百數罷了,又大雪連rì,深夜酷寒,守夜的宗兵難免偷懶,如何是數千暴起流民的對手?我聽,楊家的宗兵幾乎就沒做什麼抵抗,流民沒費什麼力氣就攻入了莊中,……,唉,楊家來是趙郡的頭等豪強,沒毀在黃巾亂裏,卻亡在了流民手中。”
關羽蹙眉道:“縣裏離楊家遠,沒得消息,可中尉置在縣外的兵營離楊家不是太遠,隻有二十裏路,數千流民作亂必然喧嘩沸騰,不定還會火光大作,夜深人靜,火光足以耀遠,喧嘩亦足以傳遠,兵營裏不可能沒有看到、聽到,卻怎麼沒有去救楊家?”
“沒有中尉的軍令,薑、江、劉、辛諸君昨晚又沒在營中,俱在中尉府裏飲宴,兵營裏隻有兩三個軍吏值夜,他們就算知道了流民作亂,然而上無主將下令,外不知賊情虛實,兼之積雪滿路、夜深難行,又哪裏調得動、又怎敢擅自調動中尉的義從出營?”
劉備點頭稱是,道:“不錯,……。”他搖頭歎了口氣,接著道,“隻能流民作亂的時機太好,剛好趕上荀陳諸君從潁川歸來、我兄長設宴為之洗塵、召營中諸君作陪的時候。”
荀貞向郡縣大姓借糧,唯獨楊氏不借之事,劉備、簡雍、關羽、張飛在來到邯鄲後都先後聽人提起過,張飛啐了口,道:“這楊家也是活該,咎由自取!當rì他家如肯借糧給中尉,作亂的流民也不會別家不搶,隻搶他家了!”
邯鄲諸大姓裏,楊家本來就是最有穀糧的一個,別家都拿出了一半的儲糧借給荀貞,不借的而又隻有楊家,便是個傻子也知道,眼下邯鄲諸大姓裏糧最多的定是楊家,不搶他家搶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