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從這裏開始(1 / 1)

明天從這裏開始

魯迅是我最崇拜的中國現代作家,他所代表的文化方向,是民族的文化方向,人民的文化方向,社會主義的文化方向,能獲得以他的光輝名字設立的全國優秀文學理論獎,我感到十分榮幸。雖然任何已經獲得的榮譽都是屬於昨天的,但這一非同尋常的國家獎勵,無疑地會推動我今後的文藝理論研究工作,提高我今後攀登文藝美學理論高峰的信心,以能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貢獻更多的力量。

我的《〈手稿〉的美學解讀》一書,是以馬克思的第一部理論著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美學思想為理論依據,結合曆史與現時的文學藝術的實際,進行係列的解讀與闡發,實踐性、學術性地提出和回答了一些文學藝術的理論問題,對於一些重要的美學問題,也從《手稿》的語境加以分析,創發了一些新的見解,已在我20多年中陸續發表的論述《手稿》美學的論文中不斷表現出來,多數被報刊轉載和摘錄,在文藝理論和美學理論界不乏人知。

《〈手稿〉的美學解讀》可以說是我為博士生和碩士生講授專業基礎課積累而成的講稿。我在長期的文藝學與美學的教學研究中,從接觸《手稿》的理論以後,深深地認識到,這本著作包含有馬克思的哲學、經濟學、共產主義理論和美學思想的豐富內容,並形成為綜合張力,與馬克思後來的理論思想一脈相連,是我們的文藝理論的根基。為此,我從上個世紀60年代讀選本,到後來讀全本;從二十多年前開始寫解讀的專題論文,並且差不多是與講解《手稿》同步,每年都有相關文章發表,到了2003年在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了這本在國內屬於學者個人研究《手稿》美學的第一本專著。

作為國家設立的文學最高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寫作和出版此書,實現的是一種學術成果的積累,實現的直接目的是便於高學位的學生聽課,因為《手稿》廣涉古典哲學、經濟學、共產主義和美學與文藝理論問題,可以說非常難讀難講難懂,我給研究生寫出一個文字解讀稿,他們可以反複思考,輔助鑽研。此書印出之後,是遼寧省作家協會的同誌和一些文藝理論的同行們首先看中了這本書,並評為遼寧省優秀文學評論著作,並送到了全國魯迅文學獎評獎委員會;而在全國,又經過審讀、評委兩道關,都沒有舍棄這本書,得到了評定。這確實是我未曾預料到的,也是不敢期望的。但今天的事實卻是被魯迅文學獎選中了。我想有這個結果,這是看中取向意義的選擇,是肯定理論聯係實際學風的選擇,是承認研究難度的選擇,是倡導文學評論學理化的選擇。對於上述這些,在我的書中盡管都有不同角度的體現,但不能說是各自都很充分,但我卻可以從中感悟以後的努力方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