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手稿》摘錄和詞語標示(2 / 3)

肉體的主體(按照國民經濟學的規律,工人在他的對象中的異化表現在:工人生產得越多,他能夠消費的越少;他創造價值越多,他自己越沒有價值、越低賤;工人的產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創造的對象越文明,工人自己越野蠻;勞動越有力量,工人越無力;勞動越機巧,工人越愚鈍,越成為自然界的奴隸。)

國民經濟學以不考察工人(即勞動)同產品的直接關係來掩蓋勞動本質的異化。當然,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跡般的東西,但是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造了美,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蠻的勞動,並使另一部分工人變成機器。勞動生產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鈍和癡呆。

勞動同它的產品的直接關係,是工人同他的生產的對象的關係。有產者同生產對象和生產本身的關係,不過是前一種關係的結果和證實。對問題的這另一個方麵我們將在後麵加以考察。

因此,當我們問勞動的本質關係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問的是工人同生產的關係。

以上我們隻是從一個方麵,就是從工人同他的勞動產品的關係這個方麵,考察了工人的異化、外化。但異化不僅表現在結果上,而且表現在生產行為中,表現在生產活動本身中。如果工人不是在生產行為本身中使自身異化,那麼工人怎麼會同自己活動的產品象同某種異己的東西那樣相對立呢?產品不過是活動、生產的總結。因此,如果勞動的產品是外化,那麼生產本身就必然是能動的外化,或活動的外化,外化的活動。在勞動對象的異化中不過總結了勞動活動本身的異化、外化。

那麼,勞動的外化表現在什麼地方呢?

首先,勞動對工人說來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於他的本質的東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因此,工人隻有在勞動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勞動中則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勞動時覺得舒暢,而在勞動時就覺得不舒暢。因此,他的勞動不是自願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製勞動。因而,它不是滿足勞動需要,而隻是滿足勞動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種手段。勞動的異化性質明顯地表現在,隻要肉體的強製或其他強製一停止,人們就會象逃避鼠疫那樣逃避勞動。外在的勞動,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勞動,是一種自我犧牲、自我折磨的勞動。最後,對工人說來,勞動的外在性質,就表現在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勞動不屬於他;他在勞動中也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別人。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頭腦和人的心靈的自己活動對個人發生作用是不取決於他個人的,也就是說,是作為某種異己的活動,神靈的或魔鬼的活動的,同樣,工人的活動也不是他的自己活動。他的活動屬於別人,這種活動是他自身的喪失。

結果,人(工人)隻有在運用自己的動物機能——吃、喝、性行為,至多還有居住、修飾等等的時候,才覺得自己是自由活動,而在運用人的機能時,卻覺得自己不過是動物。動物的東西成為人的東西,而人的東西成為動物的東西。

吃、喝、性行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機能。但是,如果使這些機能脫離了人的其他活動,並使它們成為最後的和惟一的終極目的,那麼,在這種抽象中,它們就是動物的機能。

我們從兩個方麵考察了實踐的人的活動即勞動的異化行為。

第一,工人同勞動產品這個異己的、統治著他的對象的關係。這種關係同時也是工人同感性的外部世界、同自然對象這個異己的與他敵對的世界的關係。第二,在勞動過程中勞動同生產行為的關係。這種關係是工人同他自己的活動——一種異己的、不屬於他的活動——的關係。在這裏,活動就是受動;力量就是虛弱;生殖就是去勢;工人自己的體力和智力,他個人的生命(因為,生命如果不是活動,又是什麼呢?),就是不依賴於他、不屬於他、轉過來反對他自身的活動。這就是自我異化,而上麵所談的是物的異化。

我們現在還要根據異化勞動的已有的兩個規定推出它的第三個規定。

人是類存在物,不僅因為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自身的類以及其他物的類——當作自己的對象;而且因為——這隻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種說法——人把自身當作現有的、有生命的類來對待,當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來對待。

類存在物無論是在人那裏還是在動物那裏,類生活從肉體方麵說來就在於:人(和動物一樣)靠無機界生活,而人比動物越有普遍性,人賴以生活的無機界的範圍就越廣闊。從理論領域說來,植物、動物、石頭、空氣、光等等,一方麵作為自然科學的對象,一方麵作為藝術的對象,都是人的意識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無機界,是人必須事先進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糧;同樣,從實踐領域說來,這些東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動的一部分。人在肉體上隻有靠這些自然產品才能生活,不管這些產品是以食物、燃料、衣著的形式還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現出來。在實踐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現在把整個自然界——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其次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材料、對象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體而言,是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聯係,也就等於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係,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異化勞動,由於(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動機能,他的生命活動同人相異化,也就使類同人相異化;它使人把類生活變成維持個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類生活和個人生活異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個人生活變成同樣是抽象形式和異化形式的類生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