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她焦慮了一整個冬天。春天一來,她再也按捺不住了,無論如何一定要去倫敦,但她不得不帶著母親一起去。
一到倫敦,南丁格爾就埋首於護士學校的重建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加強護士技術的訓練,列出標準,並要求學生配合專任教官可洛夫所規定的讀書報告,接受不定期的檢查。數日之後,可洛夫向南丁格爾報告說,學生各項考試與過去相比,已有了顯著的進步。
另外,南丁格爾認為護士所受的訓練和教育是一體兩麵,同等重要的,也可以說,前者是技術、知識的演練與學習,後者則是人格品行的培養。為了改進磨煉人格的方法,南丁格爾采取了有效措施,增加了校長輔助者,輔助者既是學生的朋友,也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並隨時鼓勵學生規範他們的言行。
但是,學校中各項教學的影響力,都比不上南丁格爾本身的影響力,她是學校一切調度的支配者。當學生結束了訓練後,南丁格爾都會與她們麵談,也利用這個機會作學生個人的人格評估,並附在學科考試成績單上。
由於她再度如願以償地接觸了她熱愛的工作,她感覺自己正在又一次地充實起來。但到了6月底,年邁的樊妮突然病倒了,南丁格爾無奈,隻好放下工作,又同母親一起回到恩普利花園。
然而,正所謂禍不單行。
1874年1月,父親威廉在樓梯上不慎滑倒,一句話也沒來得及說便去世了。南丁格爾號啕大哭。畢竟,在家人當中,她同父親感情最深,也隻有父親最早理解了她。她愛父親,也感謝父親。威廉的去世,讓她感到無比悲痛。
父親的家產都遺留給了南丁格爾。母親樊妮因丈夫離去此時孤孤單單,更為不幸的是她已經雙目失明,每天活在黑暗之中,必須有人照顧。南丁格爾為了母親和瑣碎的家事,又搬回了恩普利。數周後,經不住母親的要求,她帶著母親回到裏哈思特,結果一待就是6年。為了照顧母親,她不得不用盡自己的絕大部分時間。
此後的6年,南丁格爾隻能從繁忙的家事中盡量抽出時間多做些工作,樊妮因年邁而神誌不清,以至於形同“植物人”。
在這樣的情形下,姐姐芭茲和克拉克小姐都認為,南丁格爾不妨暫且脫身,沒必要作這種自我犧牲。雇人照顧樊妮也並沒有多少不合適。但南丁格爾卻不忍心把母親托付給陌生人。
孤苦無援的人一向會在南丁格爾心中激起仁愛的感情,更何況是自己的母親。盡管自己也已步入知天命之年,但她仍以畢生所學,精心護理已至癡呆境地的母親。
那段時間南丁格爾經常感到失意和良心不安,不能順心地工作,對她而言像是遭受了無情的失敗。她也常想念過去一起共事的朋友,那些支持她的同道人。如今想來她覺得自己的過去,甚至現在都在一點一點地消失了。
1872年,她焦慮了一整個冬天。春天一來,她再也按捺不住了,無論如何一定要去倫敦,但她不得不帶著母親一起去。
一到倫敦,南丁格爾就埋首於護士學校的重建工作。首先要做的是加強護士技術的訓練,列出標準,並要求學生配合專任教官可洛夫所規定的讀書報告,接受不定期的檢查。數日之後,可洛夫向南丁格爾報告說,學生各項考試與過去相比,已有了顯著的進步。
另外,南丁格爾認為護士所受的訓練和教育是一體兩麵,同等重要的,也可以說,前者是技術、知識的演練與學習,後者則是人格品行的培養。為了改進磨煉人格的方法,南丁格爾采取了有效措施,增加了校長輔助者,輔助者既是學生的朋友,也是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並隨時鼓勵學生規範他們的言行。
但是,學校中各項教學的影響力,都比不上南丁格爾本身的影響力,她是學校一切調度的支配者。當學生結束了訓練後,南丁格爾都會與她們麵談,也利用這個機會作學生個人的人格評估,並附在學科考試成績單上。
由於她再度如願以償地接觸了她熱愛的工作,她感覺自己正在又一次地充實起來。但到了6月底,年邁的樊妮突然病倒了,南丁格爾無奈,隻好放下工作,又同母親一起回到恩普利花園。
然而,正所謂禍不單行。
1874年1月,父親威廉在樓梯上不慎滑倒,一句話也沒來得及說便去世了。南丁格爾號啕大哭。畢竟,在家人當中,她同父親感情最深,也隻有父親最早理解了她。她愛父親,也感謝父親。威廉的去世,讓她感到無比悲痛。
父親的家產都遺留給了南丁格爾。母親樊妮因丈夫離去此時孤孤單單,更為不幸的是她已經雙目失明,每天活在黑暗之中,必須有人照顧。南丁格爾為了母親和瑣碎的家事,又搬回了恩普利。數周後,經不住母親的要求,她帶著母親回到裏哈思特,結果一待就是6年。為了照顧母親,她不得不用盡自己的絕大部分時間。
此後的6年,南丁格爾隻能從繁忙的家事中盡量抽出時間多做些工作,樊妮因年邁而神誌不清,以至於形同“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