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2、槐樹花雞蛋餅(1 / 2)

正文 62、槐樹花雞蛋餅

從泰山回來的路上,一同去的幾個朋友都說,下次說什麼也不來泰山了。他們說泰山太沒意思了。其實他們對泰山太不了解了,泰山的真正內涵不在表麵,它的博大、內斂、神韻他們根本不了解,泰山究竟魅力在哪裏他們也說不清楚。

我和他們說,雖然,泰山沒有黃山的雲美,沒有武夷山的風景秀麗,但是,泰山的文化內涵和底蘊是任何大山不能相比擬的。要麼它怎麼稱是五嶽之首和十大名山之首呢!

其實我們登泰山不用從大處著眼,就從它細小的地方就能發現它豐厚的文化底蘊。從中天門向泰山頂上攀登,沿著蜿蜒陡峭的盤山小路往上走,小路邊一爿爿小商店就藏著很多文化內涵。泰山的手杖,泰山的木魚石,泰山的石敢當。就是這些小東西拿起一樣都是蘊含著豐厚的文化。

泰山的樹是單調了一些,除了稀少的鬆樹和橡樹之外,漫山遍野是開著白花的槐樹。到了中天門之後,空中飄蕩著象雪花一樣枯幹的槐樹花的花瓣,地上也是零落而碾碎了的碎花在奔跑。山風一陣陣吹來,那種清香帶有甜味的槐樹花香味在大山裏彌漫著。泰山的槐樹花從四月初就開始開,一直到夏季也開不敗。先是陽麵的開,後是陰麵的開。因此,槐樹花就成了泰山的一大景觀了。其實這還算不了什麼,真正絕的是泰山的槐樹花大蔥雞蛋餅。

從中天門往山上走,到了增福寺上麵,有一爿小吃店就賣槐樹花大蔥雞蛋餅。上山路過那裏的時候,我坐在石階上看了一會。我隻看到了鍋上有烙好的槐樹花餅。那種焦黃淡綠有一厘米厚的槐花餅被切成了扇形,兩塊錢一塊。那究竟是什麼味道,誘惑得我在一旁直咽吐沫。在我猶豫的時候,那個攤槐花雞蛋餅的胖女人,被一陣涼爽的山風吹了之後,連續打了三個噴嚏。我在一旁看著她的細節過程。她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掐著鼻子使勁擤鼻涕。然後撩起用腰上圍巾擦鼻子和手。這些動作之後,她楞了一會也看了我一眼,我把目光移開,我再看她的時候,她開始用左手撫著蛋餅右手用鏟子翻餅。本來我是想買塊嚐嚐槐樹花雞蛋餅的味道,結果我的胃口一點也沒有了。

到了十八盤頂上後,我實在不想上了,我還再想那槐樹花雞蛋餅的滋味,就一人開始往下走。當我又到了增福寺的賣槐樹花大蔥雞蛋餅的攤位前,我看到有兩個穿藍花白底上衣的山東女人在樹蔭下挑選槐樹花。兩個樸素的山東女人邊挑邊說著濃重的山東話,她們把沒有開花的還含苞的有點淡綠的槐樹花挑出來放在一個大盆裏,然後用水清洗,洗淨後控出水分,然後放在一塊板子上用刀切碎,那個擤鼻涕的胖女人把她們切好的槐花放在盆裏開始和餡。我在一旁仔細觀察她和餡的步驟。她把切好的槐樹花放在盆裏,放上幾碗麵,然後打了二十多個雞蛋,又放了一把泡打粉,還有一些作料,之後攪拌成比粥稠的糨糊狀。她把已經烙熟的蛋餅鏟出來,在平鍋底上擦上油,然後用勺舀在平鍋上,再用鏟子攤平,平鍋在溫火下速度均勻地旋轉著。一會攤好的槐樹花雞蛋餅底部就出了一層淡黃焦綠的脆皮。接著她轉動著平鍋,烙另一麵。等把另一麵烙好後,她關了煤氣,就平鍋不停地轉動,等待買餅的遊客。我在一旁看著,真想買塊嚐嚐,要不是開到她擦鼻涕的細節,恐怕那焦黃淡綠的槐樹花雞蛋餅早就到我的肚子裏了。

盡管泰山的小吃槐樹花大蔥雞蛋餅我沒吃到,但被一陣陣山風吹過來的槐樹花大蔥雞蛋餅的特殊的香味還是誘惑了我的胃口,我不停地咽著垂沫,那吹過來的味道就沁入了我的嗅覺和脾胃。

我真後悔,在她沒有打噴嚏之前,應該買一塊嚐嚐。

我們學校的趙錫武老師牙口不好,他喜歡吃豆腐,而且他做出的豆腐品種很多,像雞刨豆腐,黃醬豆腐,麻婆豆腐,麻辣豆腐,幹煎豆腐等等。他說自己會做十幾種,但大夥一次也沒嚐過。我估計他做的忒好吃不了。

遷西縣也有一道特色土菜,叫爛菜炒豆腐。他們把晾幹的芥菜纓泡好後切碎和豆腐炒在一起,就像雞刨豆腐的形狀一樣。吃起來,幹菜的味道和山村石磨磨出的豆腐攪拌一起,確實有獨特的味道。

吃了遷西的爛菜豆腐後,我突然想起了市裏農家新村的幹菜炒豆腐渣。過去喂豬的豆腐渣和晾幹的菠菜炒在一起,不僅好吃,而且成了飯店一道特色土菜。他們把晾幹的菠菜泡好後,切碎和豆腐渣攪拌在一起,用豬油和鮮紅的小辣椒一炒,再拌點蒜末,吃起來口感很好。一盤炒豆腐渣,你一筷他一勺,一會就吃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