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紅燒嘎魚,我在電視上看到一則消息,重慶有一家嘎魚餐館,生意十分紅火。餐館烹飪的嘎魚是中國一絕,菜的名字叫什麼,我沒記下來。我隻看到廚師將油炸好的小嘎魚裝進一個絳紫色的壇子裏,在上麵澆上紅油,撒上香蔥和各種作料,最後,再炸很多四川有名的二荊條辣椒。綠色的二荊條辣椒切成兩厘米長的段,用油一炸灑在嘎魚上麵,顏色碧綠,冒著香辣熱氣。
一壇壇烹調好的香辣嘎魚,裝在壇子裏,放在傳送流水線上,從廚房傳送到用餐大廳,那種壯觀的場景,好像不是餐館,道像是用餐的大車間。上千人熱熱鬧鬧在這裏共享嘎魚的美味,不僅隆重了重慶地方美食,而且給偌大的中國飲食文化又增添一道靚麗咀嚼大餐景觀。
看到這種宏大就餐場麵,我真想去一次重慶,品味嘎魚大宴,順手偷學點烹調嘎魚手藝,因為我的冰箱裏還凍著許多大個的嘎魚。
王良究竟養了多少隻鴿子,連他自己都數不過來。但那幾對腳上戴環的鴿子,少一隻他心裏都有數。
他家樓頂上的鴿子窩是用鋁合金搭的,比他家的陽台打得還漂亮。他家樓旁有四根電線杆,他都安裝了攝像頭,樓上有點動靜,他在屋裏看得清清楚楚。隻要鴿子窩有一點動靜,屋裏的監視器就報警。王良的鴿子窩比監獄還戒備森嚴,甭說是人偷鴿子,就是一隻麻雀飛進去也甭想出來。樓四個角的攝像頭,連眼都不眨,始終盯著鴿子窩的動靜,但每天夜裏還是有偷鴿子的。半夜三更報警器嗚嗚一響。他起來一看,偷鴿子的被他下的捧子給夾住了,在窩裏亂竄。他穿好衣服,從天窗趴上樓頂,打開鴿子窩的門,把偷鴿子的拎出來,取下捧子,重新下上。
王良做的鴿子窩是雙層的,在兩層之間下上捧子和夾子,隻要有東西進來準被打住。這次捧子夾住的偷鴿子的是隻大花野貓。王良掂了掂:“還挺肥,得有十幾斤。等天亮了再把你的衣服扒下來,叫你涼快涼快。”
王良養鴿子早就出了名。他養的鴿子參加過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和申澳成功的放飛。他放飛的十對鴿子盡管隻回來了三隻,有一隻取得了第五,有一隻取得了六十,還有一隻進入了前二百名。每次放飛都能取得好的名次,也能拿到可觀的獎金。王良對鴿子喜歡的程度,比對他媳婦和兒子還下三爛。鴿子吃的食有蓖麻子、花生米、大豆、秫米、玉米。這幾十年,他把積蓄都搭在了鴿子上了。他現在養的鴿子一隻有人給幾萬,他都不賣。他說:我的鴿子是外國純種,我還拿它孵小雛呢。早晨起來上班,他把剝好的貓拿到班上,叫大夥燉著吃。王良第一次拿貓來的時候,有很多人不敢吃,他們說,吃了貓肉,下輩子不脫生。也有人說,貓肉酸,腥氣,不好吃。我說:“純屬扯淡,貓肉最香,一點也不酸。這是在咱這,要是在廣州吃貓肉,那可是上檔次的菜。你們沒聽說過吧,廣州有一道名菜是一條蛇圍著一隻貓,這道大菜叫龍虎鬥。我下鄉的時候就吃過。貓肉不僅香,而且肉特別細膩。”大夥聽了都情不自禁地吧嗒起嘴來。有人問,那誰燉呀?我說:“你們先把貓肉剁成核桃大的小塊,用涼水泡泡,再換換幾次水,出出血,然後我燉。”
上午十點,我先把貓肉用開水緊一下,撈出,控出水,然後用白糖炒色,等貓肉都上了色,倒在高壓鍋裏,放上開水,把花椒、肉桂、茴香、大料、十三香料包、以及蔥、薑、辣椒、醬油、鹽、料酒等。佐料放好,蓋上鍋,在電爐子上開四十分鍾。等氣放沒了,打開鍋一聞,頓時滿屋彌漫了燉貓肉的香味。
中午吃飯的時候,單位的領導都聚到我的辦公室,大家圍在一起,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用貓肉下酒,大家吃吃得非常香。畫家權中用筷子試了試,吃了兩塊後,也覺得挺香,就吃開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