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0、紅燒嘎魚(1 / 3)

正文 60、紅燒嘎魚

永興飯店有一道拿手菜叫紅燒嘎魚,我吃遍了林西所有的飯店,也沒發現紅燒嘎魚這道菜。

永興飯店的紅燒嘎魚不僅是它的特色菜,也是它的一道響亮品牌。

飯店的紅燒嘎魚不論碟不論盤也不論條賣,而是論斤約,每斤六十元。飯店擺著十幾個大玻璃缸,魚缸裏遊動著大小不均的嘎魚,任顧客隨意選,選上哪條就撈哪條,然後用稱一約,再算價錢。個大的嘎魚,最重的二三兩,紅燒一盤得需要四五條,價格在百十塊。

如今,嘎魚的價格在河魚中算是最貴的了。紅燒鯽魚一盤也不過三十元,而紅燒鯉魚還便宜些。盡管紅燒嘎魚價貴,但吃的人很多。來飯店喝酒吃飯的都是奔著嘎魚來的,嘎魚貴點也算不了什麼。

如今,市場上賣魚的很多,鯽魚、鰱魚、鯉魚、鯰魚、黑魚、泥鰍等等,就是很少見到嘎魚。我偶爾在早市看到賣嘎魚的,數量也不多。少的幾條,多的也過不去二三斤。而且嘎魚的個頭大小不均。這些嘎魚是純天然野生的,是用一種新發明的捕魚工具叫地龍的網桶捕獲的。聽鄰居喜歡捕魚的老仇說,把地龍裏麵放上誘餌,沉在河底,放十幾天,等地龍網裏進去的魚多了,再取地龍網。那些嘎魚和小魚鑽進地龍網裏就出不來了。

南沙河裏的嘎魚都是野生的,嘎魚的肉細嫩鮮美,營養豐富。我翻閱了一下有關嘎魚的資料。資料講,嘎魚含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以穀氨酸、賴氨酸含量較高。嘎魚不僅具有消炎、鎮痛等療效,而且蛋白質、脂肪、鈣、磷含量居江河魚類之冠。因為有益體強身,最適合坐月子的女人下奶。

嘎魚學名叫黃顙魚。嘎魚身體裸露無鱗,側線平直;背部呈黃綠色,體側為深黃色並有黑色斑塊。鰭條灰黑色,腹部淡黃色,尾鰭上有黑斑。嘎魚的體色隨水環境變化。

嘎魚體長型,頭大平扁,嘴大上下頜有絨毛細齒。頭的兩側和頂部有很堅硬的鋸齒刺。紮手非常疼痛。

我上中學的時候,每年放暑假就到南麵的沙河摸魚,沙河北岸是石壩,南岸沙地,岸邊有許多水草,各種河魚就藏在苲草裏。我們在南岸草坑裏摸魚,有時不小心摸到嘎魚,激靈一下被嘎魚的刺紮了,鮮血呲地一下冒出來,手指疼痛難忍,有一種鑽心疼的感覺。我聽老人們說,如果被嘎魚的刺紮了,用人尿洗,就馬上可以止痛。如果不用尿洗,第二天手指就腫起來,傷口會發炎。被嘎魚刺紮了,用尿洗的辦法是否有效,沒有嚐試過。

沙河的水很清澈,三四十米寬的河麵,河水清澈見底,水最處一米多,淺的地方幾寸深,看到細白的沙子,脊背發黃帶綠有黑斑點的小嘎魚就伏在河底,等待捕食,我在岸邊看得非常清楚。

那時沙河裏嘎魚很多,但是沒人逮。那年代,人們還不知道嘎魚的營養價值,和嘎魚肉的味道鮮美。那時打魚的捕獲了嘎魚,從網裏揀出來隨手又將嘎魚扔進了河裏。

如今,沙河裏嘎魚的數量少的可憐了,打漁的也很少捕到嘎魚。我在早市上,偶爾見到賣嘎魚的,數量也不多,而且價很高。兩三寸大的小嘎魚要十塊一斤,大一點的,就是十八九塊二十多塊。圍著看嘎魚的人很多,淡買的人很少。因為嘎魚的價格貴的出奇。

有一次我在早市上買了一會很便宜的嘎魚,賣魚的是個熟人,他那一堆大小不均的嘎魚,有四五斤,他沒論斤約,隻和我要了十塊錢。

買回家後,我把個大的嘎魚挑出來,凍在了冰箱裏,留著以後吃。我先把小的嘎魚洗幹淨扒出堂,絞去頭上的三根刺,滾上麵粉,在油鍋一炸,撈出。用蔥薑蒜熗鍋後,把炸好的嘎魚均勻地放在鍋裏,到上料酒醋醬油,蓋上鍋蓋燜一會,然後,用水末過嘎魚,用小火慢慢燉。燉半個小時就可出鍋了。燉熟的嘎魚,整齊微黃明亮,肉白細膩,味道十分鮮美。是下酒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