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1 / 3)

在蘇南農村,十年前最後一次碰到鎮上的鐵匠鋪是在常熟的李市。那裏的老街上隻剩兩三家店鋪,沒有一個顧客。其中之一是聲音“叮當”響的打鐵鋪。裏麵還有一個老頭在打鐵,旁上一名瘦高個中年人,做幫手燒火。一間臨河、近百年曆史的舊式鐵匠鋪,爐膛很大,爐火正旺,地上堆滿了各式出自師傅手中,親自打製的農具鐵器。那是鄉裏三月的雨天,我們一路上都踩著泥濘。到李市鎮上,才見一座橫跨大河的古橋,然後是石板小巷。那個鎮子冷清到好像剛剛從記憶的抽屜裏掉出來,而且桌子不牢靠、四下搖晃了,抽屜板斷了的那種。我們是當天唯一的訪客。看見我們的人,臉上都有一個月未見外人的離奇表情。鄉裏有一七十四歲,會唱全本《十二月花草蟲孚》的李老漢。我們約好了下午一點在橋頭見他。上午,就四處閑逛。問題是,整個古鎮老街,五分鍾就走完了。幸虧那個鐵匠鋪,雖然打鐵的老頭隻顧打鐵,根本不理我們;也幸虧落雨,雨天在泥濘的鄉村遇一鐵匠鋪,要比平常親切、有味道。雨也像是爐膛裏燃白了一茬茬掉落的煤渣子。鐵匠鋪裏的煤煙、火光,跟三月的寒雨相處融洽,冷熱結合,空氣格外清新。

老頭打一輩子鐵,表情專注,是那種注定被遺忘的誠懇篤實的專注。他的身體和他的勞作之間已經形成一種節奏。他舉起鐵錘的刹那仿佛火光揚起。鐵錘落下,砧板上服服帖帖在爐膛燒紅到仿佛快融化的那塊鐵件,又像是他沉靜鄉居的日子在說話,在拚命地轉動腦筋……在砌到屋頂上的半壁爐膛跟前,他又像手舉鐵鉗的助產士,正小心翼翼自火的子宮中夾取一名新生兒。新生兒渾身黏液,雙目緊閉,哇哇亂叫。整個屋麵快要坍塌了的鐵匠鋪,真像極了一間鄉衛生所,像手法古舊的產房。空氣中,有某種費解,旁人難以走近的神聖性。我們貌似進入參觀了,實際上根本沒踩進那裏的地腳一步。

雨聲,鐵匠鋪裏的打鐵聲,以及四下裏曠野上人跡罕至……好像一頭暮歸的老牛,慢慢走近。人能聽見雨落在濕濕的牛背、牛的硬犄角上的聲音。牛尾輕輕晃落晶亮的雨珠,聽著,覺得頑皮、天真、美麗。

我記憶中的美好之物,除了音樂和花朵,除了河流、風景、少男少女,更有可能是某處的江南古橋。事實上,令我真正陶醉的狂喜之物,是鄉村三月的田埂。

三月,油菜花開,天清氣爽。

一隻蜜蜂嗡嗡著,無數隻蜜蜂簇擁過來。田野的盡頭,不見采蜂人。

我在一道籬笆牆跟前,被無邊無際的花海淹沒了。

青草顏色,和油菜葉子的顏色,幾近混淆。你摸上去,同時有冷熱兩種感覺,可以稱之為土地的性感。熱,是因為土地的表層熱烘烘的,春意已從鄉土所有的縫隙破土而出。冷,是植物的自性。無論草葉、莊稼的葉子,人的手摸上去都微涼微涼。連大地上吹拂過來的風,在這個季節,也是時冷時熱的。

在蘇南農村,十年前最後一次碰到鎮上的鐵匠鋪是在常熟的李市。那裏的老街上隻剩兩三家店鋪,沒有一個顧客。其中之一是聲音“叮當”響的打鐵鋪。裏麵還有一個老頭在打鐵,旁上一名瘦高個中年人,做幫手燒火。一間臨河、近百年曆史的舊式鐵匠鋪,爐膛很大,爐火正旺,地上堆滿了各式出自師傅手中,親自打製的農具鐵器。那是鄉裏三月的雨天,我們一路上都踩著泥濘。到李市鎮上,才見一座橫跨大河的古橋,然後是石板小巷。那個鎮子冷清到好像剛剛從記憶的抽屜裏掉出來,而且桌子不牢靠、四下搖晃了,抽屜板斷了的那種。我們是當天唯一的訪客。看見我們的人,臉上都有一個月未見外人的離奇表情。鄉裏有一七十四歲,會唱全本《十二月花草蟲孚》的李老漢。我們約好了下午一點在橋頭見他。上午,就四處閑逛。問題是,整個古鎮老街,五分鍾就走完了。幸虧那個鐵匠鋪,雖然打鐵的老頭隻顧打鐵,根本不理我們;也幸虧落雨,雨天在泥濘的鄉村遇一鐵匠鋪,要比平常親切、有味道。雨也像是爐膛裏燃白了一茬茬掉落的煤渣子。鐵匠鋪裏的煤煙、火光,跟三月的寒雨相處融洽,冷熱結合,空氣格外清新。

老頭打一輩子鐵,表情專注,是那種注定被遺忘的誠懇篤實的專注。他的身體和他的勞作之間已經形成一種節奏。他舉起鐵錘的刹那仿佛火光揚起。鐵錘落下,砧板上服服帖帖在爐膛燒紅到仿佛快融化的那塊鐵件,又像是他沉靜鄉居的日子在說話,在拚命地轉動腦筋……在砌到屋頂上的半壁爐膛跟前,他又像手舉鐵鉗的助產士,正小心翼翼自火的子宮中夾取一名新生兒。新生兒渾身黏液,雙目緊閉,哇哇亂叫。整個屋麵快要坍塌了的鐵匠鋪,真像極了一間鄉衛生所,像手法古舊的產房。空氣中,有某種費解,旁人難以走近的神聖性。我們貌似進入參觀了,實際上根本沒踩進那裏的地腳一步。

雨聲,鐵匠鋪裏的打鐵聲,以及四下裏曠野上人跡罕至……好像一頭暮歸的老牛,慢慢走近。人能聽見雨落在濕濕的牛背、牛的硬犄角上的聲音。牛尾輕輕晃落晶亮的雨珠,聽著,覺得頑皮、天真、美麗。

我記憶中的美好之物,除了音樂和花朵,除了河流、風景、少男少女,更有可能是某處的江南古橋。事實上,令我真正陶醉的狂喜之物,是鄉村三月的田埂。

三月,油菜花開,天清氣爽。

一隻蜜蜂嗡嗡著,無數隻蜜蜂簇擁過來。田野的盡頭,不見采蜂人。

我在一道籬笆牆跟前,被無邊無際的花海淹沒了。

青草顏色,和油菜葉子的顏色,幾近混淆。你摸上去,同時有冷熱兩種感覺,可以稱之為土地的性感。熱,是因為土地的表層熱烘烘的,春意已從鄉土所有的縫隙破土而出。冷,是植物的自性。無論草葉、莊稼的葉子,人的手摸上去都微涼微涼。連大地上吹拂過來的風,在這個季節,也是時冷時熱的。

早春,一切都是一半一半的,土地是半濕半幹燥,風是忽近忽遠,河裏的水是忽明忽暗著,天上的雲是飄忽無定……大地處在不確定的驚喜、恍惚、左右、上下、明暗、深淺、睡和醒之間,仿佛半夢半醒的少女,在幾行詩上打盹。人可以說極度舒服,也可以說不舒服;可以說如夢如幻,亦可以說異常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