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活動得到全軍官兵熱烈響應,各部隊紛紛成立征文委員會、辦公室,還編印了“征文簡訊”,以推動征文工作。1957年8月,“紅旗飄飄”叢刊刊出了“解放軍三十年征文特輯”。這部30萬字的專輯中,記述紅軍時期鬥爭的文章占了四分之三的篇幅。一年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十年”征文編選成書,朱德為這部書寫了序言,賀龍、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都寫了回憶文章,第一卷第一輯定名為:“星火燎原”。
“星火燎原”中的許多作品真實生動地記述了紅軍長征中可歌可泣的英雄業績,表現了紅軍英勇頑強、艱苦奮鬥的優秀品質在人民軍隊中形成的光榮傳統,成為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最好教材。
第三個10年:《長征組歌》轟動全國
長征壯舉插上音樂翅膀
長征勝利30周年的時候,紀念活動相對豐富,全國各地舉行了各種回憶性的座談會、展覽以及主題教育活動。但仍然缺乏黨中央這一最高級別的紀念,黨和國家領導人既沒有講話,黨的機關報也沒有相關的社論和專題。
與以往不同,這一次紀念長征突破了“文字紀念”的形式。由總政治部主任肖華作詞的《長征組歌》,作為長征精神的有聲之作,以藝術的形式謳歌了紅軍長征的英雄氣概,1965年8月1日在首都正式公演後,立即轟動全國。
演出了1000場《長征組歌》的著名歌唱家馬子躍回憶說,肖華同誌將長征寫成了飽蘸著血淚和激情的詩篇,我們又為它插上了音樂的翅膀,流傳於世。1966年6月,周恩來親點《長征組歌》劇組跟隨他出訪東歐進行演出,後又安排劇組赴蘇聯和日本等國訪問演出,所到之處都受到了熱烈歡迎。馬子躍收藏的一份當時的日本報紙,對《長征組歌》這樣評價:“舞台上飄揚著一麵鮮豔的紅旗,隻有樸素整齊的軍裝,雖然色調極其簡單,但他們的歌聲卻讓人感受到這是一支英雄的部隊,這是一次偉大的壯舉……”
時至今日,《長征組歌》仍然膾炙人口,成為人們抒發對紅軍長征情感的最普遍的方式。
第四個10年:衝破阻撓展開紀念活動
肯定老一輩革命家曆史功績
由於政治因素的影響,紀念長征勝利40周年的活動放在1975年的10月,這一時間是紅一方麵軍到達陝北40周年,而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40周年應為1976年。此後,曆次長征紀念活動逐步形成了固定和集中的特點。
長征勝利40周年的紀念活動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即全國重要報刊開始較大規模宣傳紀念長征,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發表了聯合社論《紀念長征勝利四十周年》,被各大媒體轉載。盡管中央曾作出指示,這一年的長征紀念活動可以“稍大規模”,但是紀念活動還是受到了“四人幫”的阻撓和破壞。
“四人幫”憑借控製的輿論工具下了一道道禁令:長征史績不準再登,革命傳統戲不準再演,革命曆史歌曲不準再唱,革命傳統展覽不準再搞,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名字不準再提。解放軍報以較大規模宣傳了長征的光輝業績,也被“四人幫”攻擊成“為老家夥評功擺好”,“為走資派樹碑立傳”,是“修正主義路線的表現”。
主持中央軍委工作的鄧小平衝破“四人幫”重重阻撓,指示有關部門為紀念長征勝利40周年複排《長征組歌》。《長征組歌》在首都舞台連續上演,觀眾歡欣雀躍,盛況空前。但是,這台深受群眾喜愛的節目,被“四人幫”汙蔑為“毒草”,瘋狂地加以扼殺。張春橋下令收集《長征組歌》及其他紀念長征節目的“不同意見”,姚文元也指示他們控製的輿論工具不要刊登宣傳《長征組歌》的文章。周恩來病重期間想再聽一聽《長征組歌》錄音磁帶,“四人幫”竟製造種種障礙,不讓將磁帶送給為《長征組歌》傾注了大量心血的總理聽。《萬水千山》公演時也遭到了“四人幫”的瘋狂阻撓,江青甚至狂妄地要求:“把戲裏的周恩來、朱德的名字刪去”,妄圖抹殺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中國革命曆史上的功績。
長征勝利40周年的紀念,由於受到“四人幫”的壓製,沒能很好地體現長征的曆史價值和現實價值。但正因為如此,人們懷著對老一輩革命家的特殊感情,在心裏更加深切地追憶長征,更加深刻地思考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
第五個10年:首次召開全國性紀念大會
“重走長征路”成為亮點
長征勝利50周年到來的時候,中國人民已經開始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長征。從這一年開始,中央高度重視對長征精神的宣傳,並不斷對長征精神的內涵進行理論概括。
1986年10月22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這是黨中央首次召開紀念長征的全國性大會,是長征結束以來最高規格的紀念活動。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在會上做了重要講話,第一次對長征精神的內涵作了規範性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