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少康出山情緣隨(1 / 2)

與“仍氏三兄弟”相約的日子到了。因為要教三兄弟馬上騎射,所以,這天下午,他倆策馬向鳳凰山頂馳去。

五月的鳳凰山,運出地氣,采來陽光,攬來清風,讓綠色抽穗,讓山花爛漫。馳上鳳凰山頂,雲霧彌漫,宛若白練騰空,恍如夢中仙境。

隱隱綽綽中,他們看到一個人影。他倆下了馬,女艾高聲喊道:

“仍遠哥!”

仍遠聞聲向他們走來。十八歲的仍遠,高近七尺,偏瘦,穿著一襲綠紋長衣;烏黑的頭發,頭頂上梳著整齊的發髻;五官分明,有棱有角。

“仍遠,怎麼就你一人?仍鬆和仍義正呢?”少康敏感地問道。

“少康哥,女艾妹妹,此月有仍國君王下達詔書,朝廷要在全國範圍內選一名專管畜牧的官員,此官稱‘牧正’!本以為是人與人比武,以決高下,沒想到是與一匹烈馬角逐。誰把烈馬馴服了,就選誰做牧正。這個月,每天有好多人進到仍城與此馬較量,結果個個紛紛被摔下馬來。有的摔斷了腿,有的弄折了胳膊……慘不忍睹啊!仍鬆和仍義正兩位哥哥也去了,這不是?都從這匹馬身上摔下來,而且,都受了傷。現在,兩個人在家裏養傷呢,所以,不能來練武了。”

“傷重嗎?”少康急切地問。

“仍鬆哥傷了臉,義正哥傷了胳膊。”仍遠顯得很傷心。

“性命無憂就好!”少康舒了一口氣。

“仍遠哥,你怎麼不去馴服那烈馬?”女艾眼帶笑意,卻深邃犀利。

“女艾妹妹,你看我這小身板,能鬥得過烈馬嗎?壓根兒就沒想過這件事。”仍遠有點不好意思,轉而他對少康說,“但是我有一個想法——少康哥,你可以去。而且,我相信,你一定贏!”仍遠在熱情鼓勵。

“少康哥,那麼多人鬥不過一匹烈馬,你何不試試呢?”女艾的目光裏閃爍著溫柔的光芒,像潺潺的水在流淌。

“我何嚐不想入世?但是——”少康停了停,說,“今晚與額娘、阿爹、阿媽商議後,再做決定吧!”

“少康哥,你有心事?”仍遠看出了少康的憂慮。

“一言難盡!不說了!今天我們練習馬上騎射吧!”少康很快轉移了話題。

黃昏時分,馬上騎射的練習結束。仍遠就要下山了,他對少康說:“老大,之所以以你為大,是因為你的身上有一股子力量!你可一定要爭取這個牧正!兄弟,就服你!”說完,他伸出了手。

少康遲疑了一下,握了上去,說:“等著我!相信我!”

夕陽西下,暮色降臨。飯桌上,一家五口用餐。少康邊吃邊用眼睛瞅著三位長輩,不知該如何張口。

後緡看在眼裏,開口道:

“有仍國選拔牧正,康兒,你是不是想試試?”

“額娘,您怎麼知道?”女艾驚訝地問。

“朝廷下午派密使來,送了些衣物、糧食,還傳來了君王的旨意。意思是,少康年已十八,且藝高出眾,須為國效力。牧正一位,公平競賽,一旦成事,將是國之棟梁。”阿爹說。

“雖是朝廷旨意,但若讓寒浞知道,那我們的隱居是不是失去了意義?”阿媽有些擔心。

“我是有仍國人,我知道有仍國的國民。他們淳樸善良,互助互愛。即使知道了我們的身份,應該不會告密。”後緡雖有信心,但不是很足。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少康將想了很久的心思道了出來,

“我從十四歲開始學習武藝,到十八歲,整整四年。這四年裏,我曆經辛苦,咬牙堅持。為的是有一天能夠完成大業,複興夏朝。若繼續隱居,日子倒也安穩,那大業何時完成?我知道外麵的世界很危險,但是,成就一番事業,從來不會一帆風順。我現在隻是練了一身的武藝,尚未帶兵打仗。若在有仍國有所建樹,有仍國將是我征戰天下的基石。即使困難重重,我也會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康兒所言極是!躲起來終究不是辦法。”後緡對自己的兒子充滿信心。

“以前我們小,經不起折騰。現在,我們的翅膀逐漸硬起來了!再到外麵曆練一番,我們會更強大。少康哥,不怕,我幫你把夏朝的天下奪回來。”十七歲的女艾還不知道前路的艱難,當然會慷慨陳詞。

“康兒,明天馴服烈馬,那可不是容易之事。你可要當心啊!”阿媽叮囑著。

“阿媽,我若連一匹烈馬也馴服不了,那我出山還有什麼意義?隻能回山繼續修煉了。”少康自嘲地說。

“康兒,你若把馬看成牲畜,就不好對付;若把它看成對手——像人一樣的對手,那就有勝算了。”阿爹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