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四年磨礪鑄人生(1 / 2)

“太神奇了!”少康讚道。

“阿爹,快教我們吧!”女艾等不及了。

“練‘三皇神功’要做到——浮氣要聚,氣即術之本也。氣沉而靜,意燥則浮;氣聚則力實,氣散則體靈。我們練的‘三元凝氣’之功就是為練‘三皇神功’做準備的!”

“練功先練氣,練氣而後氣不動,氣不動而後神清,神清而後操縱進退適宜,如此才能製敵致勝。”練了‘三元凝氣’,少康已經頗有見地。

“對!‘三皇神功’體勢是——”姒木秀邊示範邊說,

“胸部鬆含,氣沉丹田;沉肩墜肘,收臀提肛;撐膝圈襠,足趾抓地。上三節肩、肘、腕沉;中三節胸、腰、丹田蓄;下三節足、膝、胯提。上虛下實,虛靈穩健;鬆而不懈,摽而不僵;內力充實,氣勁順達;不浮不燥,一派正氣。”

少康與女艾跟著阿爹的動作要領,開始練習。姒木秀對他們的動作調整到到位後,接著繼續示範並講解:

“身法與腰互為所用。身法為整體,腰為中樞。有腰必有胯,腰轉胯合,胯動腰隨,乃運氣活身之道。更好地運用腰法應該是——動則有法,擊則有方;發則有力,至則有點;動作靈活,走似龍蛇;協調統一,變化莫測。有道是‘磨轉千遭臍不動’,就是強調腰功的重要性和腰功與身法的關係。”

“阿爹,我體會到了,擰腰必須轉胯,胯動腰隨,方可為力。”少康深有體會。

“看來,腰是一身之軸,一技之本,一法之根啊!”女艾也有所感悟。

“‘三皇神功’在手法運用上很勇猛,‘夫子三拱手’用的是搓、刁、掠、帶的技巧。搏擊力很強!‘三皇神功’的手法主要表現在拳、掌、鉤、爪、指五種手型的運用上。”姒木秀邊示範邊說,

“拳法運用頂、衝、掛、撩。掌法運用劈、撐、踏、撞。鉤手是配手,俗話說‘配手合,套路活’。鉤手運用搜,搜就是抄。爪是‘三皇神功’特有的手型和手法,爪的形象取之於雕,有道是‘雕爪蛇腰出水龍’就是爪的形象與技法。爪用之於抓、拿、刁、捋,拍打擊身,用時十指緊扣要有入木三分之感。指法,在‘三皇神功’用於兩個方麵,一是練劍的劍訣,二是分叉指又叫二指掌,“托腮掐喉”和“二龍戲珠”用的就是環形掌和分叉指。”

“我覺得練習手法不僅要有方法,還要有功力!”少康跟著阿爹做完動作,體會道。

“功力應是第一的,沒有功力,任何方法無以為用。”女艾補充道。

“你倆理解到位!‘三皇神功’的腿法和步法緊緊相連。”阿爹耐心示範並指導著,

“腿法運用前蹬後點,踢彈掃掛,蓋撩;並結合步法中的擦步、擠步、套步、插步,靈活運用;再加上身法中的挨膀擠靠,胯打腰撞等,形成一套較完整的實用方法。”。

“阿爹,腿法與步法的確需要配合,方能運用自如。”女艾感悟道。

“當然,腿法與步法也離不開身法。動、靜、急、徐,閃、展、騰、挪等這些動作,盡在身法。”少康也體會頗深。

“你倆說得不錯!‘三皇神功’的肩、肘、腕、手需要做到——肩隨肘,肘隨手;手動腕隨,肘動肩移;前手走後掩肘;手要硬,腕要活;肘要掩,肩要合。”姒木秀在示範中講解道,

“肩肘腕與胯膝足各部關節要協調一致,它們之間互相順應時,才能在發力時打成一個整勁,防守時才能快速靈活。但是在將要被他人所製時,就不能直胳臂硬腿的,而是應該鬆肩、鬆肘、鬆腰,以散全身之力,要鬆得一點勁全沒有了,叫對方摸不著拿不準,象泥鰍一樣才行。這是為了更好地隨機應變,找對方的薄弱環節,抓住一點而發其力。”

“‘三皇神功’真乃奇妙之功啊!”少康讚道。

“虛實相生,進退自如!”女艾也頗有收獲。

“是啊!‘三皇神功’還有五形法。即運用猿、熊、虎、甲、龍五形的特點進行練功。”姒木秀邊做動作邊講道,

“猿,就是猿猴。猿的體積小、動作靈巧,‘三皇神功’抓住它靈活敏捷,快速準確的特點進行練習,長期堅持,就能做到隨機應變,快而不亂,這是技術上的上乘之功。熊是笨拙的動物,動作遲緩,慢慢騰騰。‘三皇神功’學熊,主要取它的沉著穩重,壯實如山的特點。盡其能而為所用。虎的形象威武,它的搏鬥技能有三:一撲、一掀、一剪,非常厲害。常言道‘龍生雲,虎生風’,證明了獸中之王的氣勢。‘三皇神功’學虎,要學它猛獸下山的磅礴之勢、萬鈞之力和它的三項本能。甲,即龜。‘三皇神功’學龜,要學它的伸縮性。武術進擊為伸,退守為縮,變化神速,取之為用。‘三皇神功’學龍,取其氣勢。要體現出青龍出水、騰雲駕霧、見首不見尾和龍騰虎躍的氣勢來。學龍,不僅要有龍形、龍意,還要有龍的氣勢和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