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名勝古跡 1、隋煬帝建的迷建樓是在揚州還是在長安?(1 / 2)

第十一章 名勝古跡 1、隋煬帝建的迷建樓是在揚州還是在長安?

隋煬帝即位後,大興土木,生活奢靡,其所修建的迷樓極盡人間奢華,據《迷樓記》記載:“迷樓中千門萬戶,複道連綿;幽房雅室,曲屋自通。步入迷樓,令人意奪神飛,不知所往。有誤入者,終日而不能出。煬帝遊迷樓後,大喜過望,說:‘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樓。’”迷樓故因此得名。但迷樓到底在何處,還未有定論。

揚州是一座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古稱廣陵、江都。西漢吳王劉濞“即山鑄錢、煮海為鹽”,在揚州開鑿了一條運河來通輸食鹽,此後揚州逐漸成為淮鹽北運的集散地,曆來有“揚州繁華以鹽盛”之說。隋代以來,“淮左名都”江都(揚州)便成為豪商巨賈、當朝權貴雲集之所,其繁華比之京城長安有過之而無不及。隋開皇十年(590年),楊廣任揚州總管,在江都(今揚州)一住就是10年。楊廣登基後,仍然眷戀江都的繁華,曾三次南下巡幸。

煬帝在一首詩中雲:“我夢江都好,征遼亦偶然。”據《隋遺錄》載,有一個名叫項升的浙江人為取悅煬帝,進獻一幅宮殿圖,煬帝大為滿意,遂命有司在江都依圖建造新宮,取名迷樓,亦稱新宮、長阜苑十宮。迷樓的標誌建築為蜀崗十宮:歸雁宮、回流宮、九裏宮、鬆林宮、楓林宮、大雷宮、小雷宮、春草宮、九華宮、光汾宮。

唐顏師古《大業拾遺記》也記載了隋煬帝修迷樓之事:“帝嚐宰昭明文選樓,車駕未至,先命宮娥數千人升樓迎侍。微風東來,宮娥衣被風綽,直泊肩項,帝睹之,色荒愈熾,因此乃建迷樓。”唐馮贄《南部煙花記?迷樓》:“迷樓,凡役夫數萬,經歲而成。樓閣高下,軒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欄朱楯,互相連屬。帝大喜,顧左右曰:‘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故雲。”此外,據《壽春圖經》載:“隋十宮在江都縣北長阜苑內,依林傍澗,因高跨阜,隨地形置焉,並隋煬帝立也。”煬帝建造的迷樓亦稱為新宮、長阜苑十宮,後毀於戰火。唐詩人杜牧在《揚州三日》一詩中明確指出迷樓緊鄰雷塘:“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雷塘在揚州城北,煬帝死後即葬於此地。

曆代詩人在吟詠揚州的詩中多提到“迷樓”,可以想象其名氣之大。包何《同諸公尋李芳直不遇》:“聞說到揚州,吹蕭憶舊遊。人來都不見,莫是上迷樓。”李紳《宿揚州》:“江橫渡闊煙波晚,潮過金陵落葉秋。嘹唳塞鴻經楚澤,淺深紅樹見揚州。夜橋燈火連星漢,水郭帆檣近鬥牛。今日市朝風俗變,不須開口問迷樓。”宋賀鑄《思越人》詞:“紅塵十裏揚州過,更上迷樓一借山。”宋代詞人秦少遊《望海潮·廣陵懷古》:“追思故國繁雄,有迷樓掛鬥,月觀橫空。”他們眾口一詞,認為隋煬帝的迷樓位於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