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專家根據赤壁之戰的時間與血吸蟲病的易感季節推斷,曹軍遷徒、訓練水軍的秋季正好是血吸蟲病的易發季節。曹軍由路上作戰轉為水中作戰,最容易染上此病。血吸蟲病在人體內潛伏期為一個月,在一個月後患者才會出現急性病症狀。由此可以推斷出曹軍在訓練時期已經染上此病,一個月後此病進入急性期,即正值曹軍進入冬季決戰時期,曹軍備受此病折磨,因而不堪一擊。
然而,血吸蟲病說也並不是無懈可擊的。可疑之處較之火攻論為多,其中之一便是孫劉聯軍和曹軍同屬水上訓練和作戰,為什麼孫劉聯軍不受血吸蟲病之害呢?對血吸蟲病提出疑問者認為:
一、曹操訓練水軍的地點,不在疫區江陵,而在鄴(今河南省安陽境),那裏不屬血吸蟲病疫區,當然不用擔心感染血吸蟲病。
二、曹操燒船退軍,史書確有記載,但燒船的地點不在赤壁而在巴丘;時間不在赤壁大戰時,而在曹軍兵敗退到巴丘時,曹操燒船的目的是避免孫劉聯軍得到這些船隻。
三、血吸蟲病潛伏期,一般在一個月左右,因天氣冷熱、時間長短有別,兩個月以上者隻是少數,而潛伏期越長,發病時症狀也越輕。曹軍即使秋季感染到血吸蟲病,至十二月(大戰爆發)才發病,症狀也不會重了。
四、曹操水軍主要來自劉表,多為湖北人,一直處於血吸蟲病流行區,與孫劉聯軍的免疫能力不會有什麼差別。此外,劉璋補充給曹操的軍隊,是四川士卒,也來自疫區。所以,孫劉聯軍與曹軍在免疫能力方麵並無高低強弱之分。
另外,周瑜在赤壁戰前也有預見。他指出曹軍的不利條件:一是曹操占有北土,既未平安,加以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二是曹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此指中原)所長”;三是彼時正值“盛寒”,馬無草料,會成群餓斃;四是北方士兵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傳染疾病。裴注引《江表傳》還記有周瑜曾向孫權指出曹操征劉表之軍,“已久疲”,而他收編的劉表舊部“尚懷狐疑”雲雲。這就是說,曹操是“以疲病之卒,禦狐疑之眾”等等。
這就是說,火攻論不可盡信,血吸蟲病說也有缺陷,而所謂的“疾病”究竟是何種疾病,也無從考證。那麼,曹操在赤壁戰敗的原因,隻能作為一個千古之謎留存於人們心中了。
[相關鏈接]曹操敗走華容道
曹操赤壁兵敗後,帶著殘兵敗將逃往南郡江陵。在途中,先後受到趙雲、張飛阻擊,已馬困人乏。曹軍行至華容道,路上一片泥濘,根本無法通行,加之那天又刮大風,行走更加艱難。於是曹操下令,命羸弱之兵割草墊路,大軍才得以通過,而羸兵被人馬踐踏,深陷泥中,死亡無數。眼看大軍就要全部通過華容道,曹操不由哈哈大笑。諸將本已狼狽不堪,見曹操大笑,十分不解,問曹操為何發笑。曹操說道:“劉備的才智與我不相上下,但他的計謀總要晚我一步;假使他早派快馬至華容道放火,我等必全軍覆沒了。”曹操話音剛落,一聲炮響,為首大將關雲長帶五百兵士橫刀立馬,攔住去路。曹操見了,亡魂喪膽,麵麵相覷。曹操想決一死戰,在眾將領的勸告下,縱馬向前,欠身對關羽說:“將軍別來無恙!”意思是要關羽念舊情,放他曹某一馬。關羽是個義重如山的人,想起當年曹操許多之恩義,觀曹軍惶惶,皆欲垂淚,愈覺心中不忍。於是勒回馬頭,令眾軍士“四散擺開”,放曹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