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世情篇 第二章 人情對不起誰?(1 / 1)

第三卷 世情篇 第二章 人情對不起誰?

大凡對恨之尤極之人,中國人怒斥之:禽獸不如!

大凡貶義之話語,國人也愛以動物作喻,諸如狡猾之如狐狸,凶狠之如虎豹,貪婪之如豺狼,愚蠢之如豬驢……唯一例外贏得褒義詞最多的是龍,大概是看不見、摸不著、吃不到,距離產生了美。

倒是沒有聽誰麵對恨之尤極之人時,怒斥:壞如人!按照新聞學原理,大眾傳媒喜歡報道人咬狗才算新聞,所以社會新聞中報道的,越來越多的往往是壞人壞事,世人評論時,常常會怒斥:"真是丟了我們××人的臉!""真給我們××人丟臉!"這是人的歸屬感心理需求在起作用,不過也是未加思考的話,因為依照此語邏輯,擴而廣之,其實也就是--"真是丟了我們人類的臉!""真給我們人類丟臉! "一個班組、一個單位、一個社區、一個城鎮、一個國家,出了一個敗類,有正氣凜然者會說"羞於為伍"。那麼,世界上那麼多的壞人壞事,令人發指的,天人共譴的,是否人類就此應該總結出--羞於為人呢?當然,人之常情,總不會把自己也罵進去,再說畢竟還是好人更多些嘛。於是,對於人中的各種敗類,隻好拿動物的名號來發泄人們的無比憤怒和極端失望的情緒了,譬如很多人罵人愛用這四個字:豬狗不如--說得太多了,都已經是成語了。

豬世代為人肉食,強體,治病。狗世代為人友仆,勞作,歡娛。我們用這兩種與人類朝夕相處的動物來描述惡人,作為惡的概括,對得起並沒有人那麼惡毒,遠遠沒有一些人類更邪惡的它們嗎?哪怕如野豬,哪怕如藏獒。官場職場社交場,越是成熟老到的人,在評價別人時,越是字斟句酌,惜字如金,或者幹脆模棱兩可;但是,不論官人、達人、高人、時尚人,人們在評價小狗小貓小動物時,往往都會絕不吝惜情感和文字,會暢快抒發自己的喜好之情,喜悅溢於言表。

可卻為什麼在憤怒之時,口中又忍不住屢出汙言呢?

非但失智,而且失德。

豬狗受難,雞鴨們則身名俱傷,作為人類食材的曆史已逾千年,今天,又承載起現代漢語中對男女娼妓的代名詞,身價亦如市場。

豬狗雞鴨合起來就叫做"禽獸",也常常是無數人類科學實驗的試驗品。 2011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麵積超過3.5億英畝(約合 140多萬平方千米)--占全球耕地麵積約 10%,是德國、法國、英國國土麵積的總和;其中,玉米、油菜及大豆占據了其中的大部分,而這三種作物的產出大多用作動物飼料,依然是這些禽獸們,替人類擋住了轉基因食物的第一道風險。

人,動物屬性上的食物鏈高層頂層,饕餮禽獸,還可以不說對不起,可在精神和文化的層麵上,還真的對不起動物!

唉,真是和人靠的近,就會有了對不起。

還是龍聰明,離人遠點兒,不被罵。

難道龍是動物中的隱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