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性情篇 第八章 聰明(1 / 3)

第一卷 性情篇 第八章 聰明

誇人聰明,人家都會好心情,這聰明可不是那些拿諾貝爾獎的人,也不是一定要智商 120以上,中國語言已經用字義說得很明白了:耳聰目明,就是聰明。耳聰目明,才能給總指揮大腦提供正確的信息,有了正確的信息,大腦才能進行整理、加工、判斷、創新,這是烹飪工具和食材的關係。

所以看得對,聽得清,這就是中國話"聰明"的基本來源。

於是我們知道了,大腦也受製於感官,要聰明,先得要敏感!感官對於大腦的作用可不小,就好比人們在電腦前上網時,情緒會比閱讀文字時更加激越,因為被刺激的感官更多,強度更大。

感官有啥?眼耳鼻舌身,中國人還特意再加上個"意",稱為"六欲",說六欲,又必說"七情"。按照《四書》第三書《禮記》"禮運"篇的解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五個兒子朱等主編的中國曆史上最大的方劑書籍《普濟方》第 43卷《因論》中,則對"七情"作了這樣的闡述:七情者,喜怒憂思悲恐驚,若將護得宜,怡然安泰;服役冒非理,百病生焉。

該書將"七情"歸在"髒腑"大類部分,和中醫的"五誌"是有相通之處的。但又與《禮記》有些差異,但卻將人的生理和心理結合起來了,不少的病,源自心病。

今天的中國人,開口的時候總是把"七情六欲"連在一塊兒說,雖然多數人一時說不出來哪 13項情欲,但意識已理解得差不多了。其實 1979年版的《辭源》裏,還並沒有"七情六欲"這個詞語,隻分別有"七情"和"六欲"兩個詞。

第一欲是色欲,此"色欲"當然不是情欲和性欲,而是人們在視覺上獲得快感和滿足感的欲求。既然視覺第一,那當然就成為外界進攻你的大腦的第一侵入口。所以瘦肉精使得豬肉格外健美,看起來那麼好;所以膨大劑使得西瓜格外飽滿,看起來那麼好;所以化妝品廣告說:"我們能證明,你看起來更年輕 ";還有看上去的饅頭、大米,看上去的草莓,看上去的親切……傳統觀念上,女兒是外銷的,所以爸媽總是格外打扮包裝女兒,看上去要好。

喜怒憂思悲恐驚,色聲香味觸法,把第一情和第一欲連在一塊兒,當然該算做第一人情了:喜色。既然是第一人情,那當然人人都要,一旦滿足,當然也就大見奇效。

這人啊,一高興就會犯錯,麵露喜色嘛。《三國演義》裏出現過好幾次"誰誰誰大喜",那結果都是犯錯誤的開始。

所以,營銷,就是先讓客戶高興起來,然後掏錢;所以,戀愛,就是先讓女生高興起來,然後掏心。啥叫引導,引導就是讓人先高興起來然後腦筋跟著你走;啥叫求愛,求愛就是讓人先高興起來然後愛你。這都是人的眼睛、耳朵惹的"禍"喔。視覺優先,看今天世界上創造商業奇跡的"大師"

們,往往都格外善於征服受眾們的視覺感官,像詹姆斯卡梅隆,從《泰坦尼克》到《阿凡達》,像史蒂夫喬布斯,從麥金塔電腦到蘋果手機。

王菲和陳奕迅的經典歌曲《因為愛情》真的很好聽,歌詞中有這樣兩句:

因為愛情,不會輕易悲傷,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樣。因為愛情,怎麼會有滄桑,所以我們還是年輕的模樣。

這兩個"模樣"表達了文藝作品中特定的愛情外觀,要美妙精彩好看,才有收視率有發行量有粉絲追捧,而所謂的"白頭偕老"就不是時尚文藝、時尚娛樂所關注的了,老胳膊老腿有啥好看的?

人生過客,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人們對於看到的人們,怎來得及用心去品味?於是隻好,也隻能看一眼"樣子",於是用心在自己給別人的"樣子"上,是一種人際溝通的捷徑。外國話裏也有這樣的人之常情,譬如"看上去Look like",譬如" Seems",人被眼睛所欺騙,差不多都是這視覺功能的失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