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類飲食文化 第五節 方便麵的發明
現代社會激烈的市場競爭給經營者帶來了沉重的壓力,使他們不得不時時刻刻地尋找機會,發展自己的生意。
20世紀50年代末,日本一家食品作坊的老板名叫安藤百福對人們的生活需求很敏感,深知在人們的需求中有做生意的機遇。他家距作坊路較遠,每天上下班都要乘公交電車。有一次他在等車時,看見許多人在飯店前排隊買熱麵條吃。這種情景使他本能地感到機會就在眼前。他心裏明白日本人喜歡吃麵條,應該在麵條上下功夫多動腦筋,來發展自己的生意。
從這天起,安藤百福常常觀察日本人吃麵條的傳統習慣。他了解到普通麵條需要用開水煮二十多分鍾才能食用,還要另外準備調料,耗費的時間與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不相適應。那些在街上排隊等候吃麵條的人,肯定不是心甘情願的。他思索著,若能做一種省時、不費事、簡單、快速、可口的麵條,一定會受到人們的歡迎。
安藤百福下決心要開發出一種用水一衝就能吃的麵條。他結合日本人的生活特點、習慣吃的口味,開始進行試做。他開始的做法是,先往麵裏加調料,軋成麵條,再蒸熟烘幹,待要吃時用開水一衝就可以了。這樣軋出的麵條不是一根一根的,而是像米飯一堆一塊的,幾次試作失敗了。安藤百福並沒有灰心,又想出一個新的操作方案。先把麵粉軋成普通麵條,然後蒸熟,再浸到醬湯裏,使麵條吸進鹹味。這樣就把軋麵和加味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又著手解決麵條烘幹和保存的問題。他試著用熱風吹幹的辦法,覺得不理想,又采取預備性幹燥,然後放進一種特製的模具裏,經過油炸得到了定形的麵條。
經過兩年多反複研究和試製,安藤百福的"雞肉方便麵"終於成功,並於1962年獲得了製作方便麵的專利權。他的方便麵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歡迎,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