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類飲食文化 第六節 罐頭的發明
1804年2月,法國拿破侖稱帝。他為了鞏固資產階級革命的政權,強化中央集權的軍事機構,不斷對外用兵。他親自率軍遠征打仗,身經百戰,多次粉碎反法同盟,打擊了歐洲封建反動勢力。戰爭中讓他最為苦惱的是後勤供應問題。由於常年遠征,運輸困難,軍官和士兵經常吃不到新鮮蔬菜和水果,直接影響著體質和情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拿破侖在全國發出布告,凡是能提供長時間貯藏或長途運輸新鮮蔬菜、水果辦法的人,可獎賞兩萬法郎。
布告貼出後轟動了全國,人們紛紛想辦法、出主意。巴黎有個年輕人名叫波特,看到布告後,回到家裏,讓妻子去菜市場買回許多新鮮蔬菜。波特開始想,蔬菜變質,可能是陽光照射的原因,就把蔬菜放在陰暗處。幾天後,蔬菜卻爛了。波特又想,可能是蔬菜裏進了髒東西引起了腐爛,就把蔬菜裝進袋子裏紮起來,這樣保存的時間雖然長了些,但還是爛了。
一天晚飯後,波特看見妻子把剩菜重新煮了一遍,不解地問妻子:"煮這幹什麼?"妻子解釋說:"這樣煮後的剩菜,明天吃就不餿了。"聰明的波特聽妻子一說就深受啟發,想出了新辦法。他把蔬菜和水果分別裝進玻璃瓶裏,敞開瓶口,放進水裏煮。待煮沸後,他用塗有蠟的軟木塞塞住瓶口,用金屬絲纏好,再將瓶子放進水裏煮沸。然後取出瓶子放涼,用粗麻布把瓶子一層一層的裹起來,放在常溫下。兩個月後,波特打開瓶子一嚐,食物沒有變質,還是很好吃。就這樣,波特發明了罐頭,得到了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