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曙光初現 3.南斯拉夫的解放(1 / 3)

第四章 曙光初現 3.南斯拉夫的解放

1941年4月15日,南斯拉夫國王彼得和政府派代表與德國談判,簽署了投降書。一時間,法西斯軍隊和賣國賊在南斯拉夫不可一世。短短幾個星期,南斯拉夫失去了大片領土:意大利得到了門的內哥羅、達爾馬提亞和斯洛文尼亞的大部分;匈牙利得到了巴奇卡平原;保加利亞得到了馬其頓和部分塞爾維亞;德國得到了斯洛文尼亞北部;克羅地亞由帕維利奇的烏斯塔沙成立“克羅地亞獨立國”;塞爾維亞由奈迪奇將軍建立了政府。

國破家亡,南斯拉夫所有的舊政黨都沉默了,它們的領導人有的隨國王流亡國外;有的留下來觀望,或者投靠法西斯。而鐵托領導的共產黨,在薩格勒布陷落那天,即4月10日,以中央委員會的名義發表了譴責軸心國軍隊侵略的宣言,並宣布成立中央軍事委員會,鐵托擔任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4月底,南斯拉夫共產黨召開了中央委員會會議,決定發動武裝起義,建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陣線。

軸心國軍隊殘酷地鎮壓南斯拉夫共產黨的反抗運動,南共被迫轉入地下活動。5月中旬,在巴爾幹半島的德軍主力逐漸向羅馬尼亞-蘇聯邊界轉移。

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鐵托宣布起義,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反抗侵略者。6月23日,在南共的領導下,南斯拉夫人民積極行動起來。首都貝爾格萊德通往薩格勒布的鐵路被炸毀,大量德國宣傳品被燒毀、電線被切斷。單個的德軍士兵在街上遭襲擊,德軍的軍車被炸毀。德軍開始了大規模報複行動。

南共在城市中開展的抵抗運動規模很大,但缺乏基地,困難重重。南共要想真正趕走侵略者,必須建立能夠長期作戰的基地。南共開會成立了民族解放遊擊隊司令部,鐵托擔任總司令。從此,南共在南斯拉夫全境組織遊擊運動。

當門的內哥羅與意大利合並後,南斯拉夫人民紛紛要求遊擊隊發給武器攻打意軍。兩天內,門的內哥羅除了3個城市外,都變成了解放區。遊擊隊俘虜了兩個意軍師,裝備大大加強,戰鬥力大增。

在南斯拉夫各地,遊擊戰的形勢每天都有新的進展,鐵托在貝爾格萊德指揮著全國的遊擊戰。當時的南斯拉夫最高統帥部,實際上隻有鐵托一人。他在一座簡陋的別墅裏工作。他把同誌們都派到全國各地發動群眾去了。

貝爾格萊德畢竟處於德軍的占領下,長期作為南斯拉夫最高統帥部所在地顯然是不利的。鐵托認真研究了全國的地形,最後把統帥部搬到塞爾維亞西部的山林地區。

由於遊擊隊越剿越多,再加上在南斯拉夫的德軍不斷調往蘇聯戰場,德軍的兵力越來越少,被迫縮短防線,最後竟撤離了塞爾維亞,包括重要的城市烏日策。鐵托立即把統帥部搬到烏日策,在烏日策建立了政權。解放區恢複了160多公裏的鐵路運輸,還開辦了學校,辦了郵政。經過兩個月的時間,解放區的經濟逐漸穩定下來。

遊擊隊在塞爾維亞的發展引起了德國的警覺。從9月中旬起,德國不斷向南斯拉夫增兵,開赴解放區圍剿遊擊隊。11月底,革命形勢越來越不利,許多遊擊隊被迫從烏日策撤往農村和廣大的山區。

自從遊擊隊撤離烏日策後,鐵托就開始總結經驗教訓。最後,他發現遊擊隊最大的弱點是缺乏統一的指揮係統,他不得不指揮每一支遊擊隊,嚴重地影響了協同作戰。另外,遊擊隊員主要是農民組成的,農民們隻想在家鄉附近作戰,不願意離開家人。

鐵托還發現,從烏日策撤出的一些遊擊隊,其中有很多是工人組成的,而工人組成的遊擊隊不戀家,這樣的隊伍才是拖不垮的。沒有正規部隊就無法實現任何戰略目標,永遠是一盤散沙。鐵托決定建立以工人為骨幹的解放軍。

鐵托指揮遊擊隊的主力進攻南方,暫避德軍的鋒芒。他想建立一個根據地,最後選中了小城福查。很快,遊擊隊攻占了福查。不久,福查與全國各解放區建立了無線電聯係。自從遭到入侵以來,南共一直想辦法聯係莫斯科,想爭取蘇聯的援助。但蘇聯自顧不暇,無力援助南斯拉夫。這一時期,南共對蘇聯感到很失望。

1942年3月底,德意軍隊包圍了福查,遊擊隊被迫突圍。鐵托直接指揮的5個旅在德意軍隊的追殺中,連吃飯都成了大難題,山上隻有樹木。

鐵托率領5個旅克服重重困難,向波斯尼亞西部解放區轉移,一路之上攻下了一些城市。遊擊隊以嚴明的紀律贏得了廣大人民的信任,人們踴躍參加遊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