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意大利危機 3.意大利退出戰爭(1 / 3)

第三章 意大利危機 3.意大利退出戰爭

1943年8月5日,意大利代表開始與盟國在西西裏島秘密談判。意大利急於與盟國媾和,但為了避免駐紮在意大利的德軍軍事政變,仍假裝繼續與盟軍作戰。同時,意大利外長古阿裏格利亞害怕引起德國的警覺,為了消除德國的猜疑心理,古阿裏格利亞在意大利北部與德國外長裏賓特洛甫舉行會談。會談後,意大利發表的公報比以前更加明確地宣布,意大利仍然是德國的“最忠實的盟國”。然而,這是意大利做出的一種虛假的姿態。

當時,意大利各個階層渴望和平,特別是盼望早點擺脫德國的控製。意大利政府要求盟軍在羅馬北部登陸,同時派一個空降師空降羅馬。

1943年8月初,隆美爾率領B集團軍的8個德國師越過邊境進駐意大利北部。另外,在意大利南部的凱塞林元帥還有8個德國師。很快,16個德軍師就把80萬意軍解除了武裝,意軍竟沒有反抗。

1943年8月15日,巴多格裏奧想讓意大利獲得盟國的身份,好在戰後獲得巨大的利益。他又派代表與盟國秘密談判。意大利表示,隻要盟軍在意大利登陸,意大利馬上加入盟國,並對抗德國。

8月31日,由於英國不同意意大利加入盟國,盟國向意大利下達了最後通牒:必須無條件投降,否則就接受戰爭。為了占領意大利,亞曆山大命令英國第8集團軍準備在9月2日晚越過西西裏海峽在勒佐登陸。

9月3日,意大利代表在盟國起草的停戰協定上簽字,意大利向盟國投降了。9月8日18時30分,艾森豪威爾在廣播中宣讀了停戰協定。20時,巴多格裏奧也宣讀了停戰協定。

直到這時,意大利海軍參謀長代科爾坦上將才得知有關意大利海軍的停戰條款的內容。

代科爾坦原來還準備隻要有關條款有損海軍的榮譽,就立即就那些條款提出抗議。但現在代科爾坦發現這些條款並未損害海軍的榮譽,隻規定了要把海軍軍艦、艦員和武器轉移到盟國港口,並且沒有規定意艦隊向盟國投降,隻聲明盟國有征用意大利軍艦的可能。代科爾坦決定接受投降,命令意海軍的所有軍艦盡量遵守這個決定。

9月8日晚,德軍向羅馬進軍。意大利國王、巴多格裏奧、內閣成員和高級官員們躲進陸軍部大樓,並宣布戒嚴。在驚慌的氣氛中,巴多格裏奧等人進行了緊急的蹉商。深夜,他們乘坐5輛汽車,駛出羅馬的東城門,來到亞得裏亞海岸的佩斯卡拉港。他們乘上2艘盟軍快艇逃走了。巴多格裏奧等人於9月10日來到意大利南方的布林迪西,在盟軍占領區成立反法西斯的意大利政府。

9月9日淩晨3時,意大利海軍主力艦隊奉命撤離拉斯佩濟亞港。很快,主力艦隊與熱那亞港的3艘巡洋艦會合。此時的艦隊編成為:戰列艦“羅馬”號、“維托裏奧·萬內托”號和“意大利亞”號(“利托裏奧”號)、輕巡洋艦“尤金親王”號、“阿奧斯塔公爵”號、“阿布魯齊公爵”號、“加裏博爾迪”號、“蒙德庫科利”號和“雷果洛”號,還有8艘驅逐艦。

9月9日,美軍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率部隊在薩勒諾登陸。在薩勒諾登陸戰中,美軍在灘頭並未遇到任何抵抗,整個早晨沒有一人死亡,最大的損失是運輸機把空降兵投進了大海。另外,美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抵抗來自薩勒諾動物園,由於盟軍的轟炸,流落在外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個美軍士兵。

盟軍的進攻方向是羅馬。這一天,德國第10集團軍駐紮在古斯塔夫防線,該集團軍的北麵是德國第4集團軍。

另外,盟軍飛機還轟炸了撒丁島附近的兩個小島,兩個小島上駐紮了1萬多意大利官兵。盟軍飛機炸死了40多個意大利士兵,意大利官兵接受了美軍飛行員的勸降。

意大利退出戰爭後,希特勒非常生氣。他把宣傳部長戈培爾叫到拉斯登堡,對他說,意大利人太不要臉了。此時,希特勒也擔心自己被推翻。

9月9日這一天充滿了戲劇性的消息。盟軍登陸時,有一艘意大利魚雷快艇未能接到停戰命令,攻擊了一艘盟軍巡洋艦。不過,盟軍想辦法使那艘意快艇相信意大利停戰了。這是意大利海軍對盟軍的最後一戰。下午晚些時候,意大利戰列艦“豪伍”號、5艘巡洋艦和一支滿載盟軍登陸部隊的船隊駛入塔蘭托港。

德軍很快清醒過來,立即根據原計劃開始進駐意大利的各個城市和港口。意海軍無力阻止德軍占領港口,因為港口的對陸防禦是由德軍負責的。不過,意大利海軍抗德的行動還是到處發生著,很多無法離港的艦艇反抗著德軍。當然,這些反抗是無法阻止德軍占領港口的。

當天晚上,德軍占領了沿第勒尼安海岸的所有南部港口,包括撒丁島和科西嘉島的港口。那些無法離港的意大利軍艦大多數自沉或者炸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