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在蒙哥馬利發起進攻的前3天。第2軍根據亞曆山大的計劃對敵人發起了進攻。
第2軍的任務有兩個:
第一,特裏·艾倫指揮第1步兵師占領加夫薩,若順利的話,就能夠占領埃爾蓋塔,替蒙哥馬利建立一個燃料庫。
第二,沃德指揮第1裝甲師通過卡塞林山口,攻打埃爾蓋塔東北的斯塔欣—德塞內德,若條件允許,向梅克納西進發。其他部隊準備隨時增援。
戰役打響後,亞曆山大和艾森豪威爾親自來到第2軍指揮部監督。巴頓親自在前線指揮,與第1步兵師一同向加夫薩進發。第1天的進攻非常順利,第1步兵師冒著大雨前進了72公裏,攻占了加夫薩。
3月18日,第1突擊營占領蓋塔爾,“非洲軍團”倉皇逃跑。美軍終於可以揚眉吞氣了,結果這次勝利被美國媒體大肆宣傳,巴頓的聲譽更高了。
3月20日,在進行了大規模的炮擊後,盟軍第8集團軍第30軍在海岸附近發動了正麵進攻。由於易守難攻,地形複雜,進攻失敗。
蒙哥馬利改變了作戰計劃,將左翼的佯攻變為主攻。新西蘭軍和第10軍負責主攻,空軍則用強有力的火力支援地麵部隊。蒙哥馬利將這一行動稱為“超級炸藥”。
由於“超級炸藥”需要五六天的時間,蒙哥馬利向亞曆山大建議,讓巴頓的第2軍進攻海邊,切斷“非洲軍團”從加貝斯至斯法克斯的主要通道。
亞曆山大不敢讓美軍承擔這麼大的風險,他下達給巴頓的任務隻是攻占梅克納西以東的東多塞爾山口,派一支輕型裝甲部隊搗毀東邊16公裏處的機場。
這時,巴頓正在為沒有任務而煩惱,所以高興地接受了。
3月21日,沃德指揮第1裝甲師攻占了塞內車站。3月22日,又攻占了梅克納西。當時,沃德的裝甲部隊離東多塞爾山口很近,隻要發動一次攻勢就能占領山口。
由於沃德優柔寡斷,遲遲不肯發動進攻,結果耽誤了時間。不久,德軍第10裝甲師增兵東多塞爾山口,擋住了沃德前進的道路。
這時,巴頓正親率第1步兵師順著加貝斯公路朝蓋達爾以東快速推進,開始時進展十分順利。3月23日上午,德軍第10裝甲師突然襲擊了第1步兵師。第10裝甲師在卡塞林山口戰役中曾經重創美軍,這次還想擊潰美軍。但巴頓不甘示弱,指揮美軍阻擊德軍,戰鬥非常激烈。
下午,德軍再次發起大規模進攻,遭到第2軍的頑強阻擊。第2軍寸土不讓,表現得非常頑強。後來,德軍被迫撤退。這證明第2軍已經不是以前那支不堪一擊的弱旅了。
亞曆山大對巴頓的戰績非常滿意,他指出,巴頓的主要任務是拖住德軍第10裝甲師,使它不能回援馬雷斯防線。
為此,26日,亞曆山大給巴頓下達了新的命令:停止梅克納西的進攻,第1、第9步兵師和第1裝甲師從蓋達爾出發進攻加貝斯,第34師占領東多塞爾附近的方迪克,為第8集團軍第6裝甲師進駐海岸平原打通道路。
德軍第10裝甲師及其所屬部隊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們明白,撤退就等於“非洲軍團”在北非戰區的全麵崩潰,因此他們拚死抵抗。
戰鬥殘酷地進行著,雙方都付出了極大的代價。30日,巴頓下令停止進攻,進行休整。很快,巴頓從第1裝甲師中抽調精銳,組成由本森率領的特遣部隊,再次發起進攻,計劃打通加貝斯公路,但再次失敗。而後,美軍的攻勢減弱。
戰鬥越來越激烈,第2軍的傷亡不斷加大,士氣開始下降。巴頓知道,檢驗一個指揮官能力的機會來了。因此,巴頓將艾森豪威爾要求他注意安全的囑咐拋在腦後,親自來到前線指揮。巴頓用各種方式鼓舞第2軍的士氣,命令軍官們親臨前線,與士兵們一起進攻。
他反複呼籲本森的突擊隊朝前衝,直到“打到海邊”。本森的突擊隊隻有一個坦克營、一個反坦克營和一個裝甲步兵連。
4月7日,巴頓又來到前線督戰,看到本森的突擊隊被德軍的地雷區擋住了。巴頓不顧部下阻撓,開著吉普車在前邊開路,衝過了雷區,突擊隊順利通過了。很快,本森突擊隊就與蒙哥馬利的先頭部隊會師,打通了道路。
為了應付第2軍的英勇進攻,德軍把精銳第2裝甲師調離馬雷斯防線,阻擋蒙哥馬利對阿卡裏特河陣地展開的正麵進攻。雙方決戰的時刻來到了。
4月14日,艾森豪威爾通知巴頓:由副軍長布萊德雷接替巴頓擔任第2軍軍長,巴頓回到摩洛哥繼續製定進攻意大利西西裏島的計劃。
就這樣,巴頓未能參與突尼斯戰役的最後進攻。他深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