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散戶炒股的策略與方法 第一節 理解散戶的真實情況(2 / 3)

中國股市目前尚無真正意義的經紀人,隻有谘詢機構和分析師。許多人雖通過了文化考試,卻無實踐經曆和成功的操作經驗。

股評家隻能就大盤或個股的走勢而論走勢,大盤漲後說還要漲,跌後說還要跌。所推薦的個股是到高位後稱“黑馬”,建議人們追漲或耐心持股,而當個股被打壓到底部時稱“弱勢股”,建議人們停損或換股。

更有少數分析師的預測、谘詢的建議,是從其谘詢機構的自營和莊家的動作,或者個人操作股票的利益出發,自然是大失水準,甚至與其後的走勢背道而馳了。中小散戶據此操作,會有多少勝率呢?

二、散戶的炒股水平普遍低下

證券谘詢節目中,80%以上的提問者(也隻有散戶才會去提問)都是詢問自己所買股票的漲、跌“命運”如何,同時希望高手們能指點幾匹“大黑馬”出來。

由此,就目前股民的投資水平來說,大部分仍處在不知如何買股和不知道買什麼股,以及買了股,不知如何把握的低手水平上。

既然80%的股民都處在低手的投機水平上,說明我們這個市場一方麵很不成熟;另一方麵存在較大的投資風險。

應該說,股票市場之所以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義無反顧地將自己的血汗錢扔進去,不是人們對股票那玩藝兒認識的很深、了解的很透,而是股票的致富效應,刺激了人們的發財欲望。在這種欲望支配下,買進股票就希望坐“直升機”的人,可謂多不勝數。至於那家上市公司是造原子彈的,還是做豆腐的,都無關緊要。

由於進股市的目的是一種“急功近利”型的,在市場的跌宕起伏中,自然不可能保持一份平常的心態。

正因為股市中虧本的始終是大多數人,所以大多數人碰到股評家,第一個要提的問題總是“我買的股票明天會不會漲?”

如果這大多數人中的某幾個人,碰到股評家不再問“我買的股票如何……”也許這幾個人有一天會從低手群落中脫穎而出。中手一般知道特定的股票是否能漲;高手則進一步知道什麼時候能漲,以及最高價位的範圍。

1992年索羅斯偷襲英鎊時,各種信息彙攏在他智慧的大腦中,他感覺英鎊就要貶值,而且德國的銀行不會幫英國的忙,他毅然做空英鎊,總籌碼超過100億美元,而那一筆交易,就讓他淨賺了10億美元。

而索羅斯問過誰呢?

三、散戶也能夠成功

中國證券市場中,散戶占了絕大多數。在投資實踐中,散戶往往虧損連連,欲哭無淚。究其原因,除了資金較少、無法建立有效的投資組合規避風險以外,更多的是投資理念方麵的原因。

1 放棄“一夜暴富”的想法

散戶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會虧損呢?散戶究竟在想什麼呢?

散戶主要的想法(也是主要的錯誤)是如何一夜暴富——如何讓自己的三萬五萬十萬八萬資金盡快變成三十萬五十萬一百萬。

應該承認,絕大多數散戶之所以踏進股市,是因為看到或聽到某某人炒股票賺了多少多少錢,是因為“財富效應”的驅使。

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淨資產收益率能夠達到10%的,已經可以被看做好的上市公司,能夠達到30%以上的如鳳毛麟角,屈指可數。

對於廣大的一般散戶而言,最好把自己看成一家既不能借貸也沒有有關部門扶持和幫助的小投資公司,如果能夠保證每年的“淨資產收益率”超過10%,那麼你的經營水平就已經超過了很多上市公司的總經理,可以欣慰了。

某著名的機構投入了40億資金,收回了56億,淨賺16億,數額很大,但收益率有多少?隻有區區40%!但這40%是怎麼取得的呢?它不僅擁有巨大的資金優勢,還擁有眾多的研究人員、暢通的信息渠道、與有關部門的良好關係等等優勢。對於廣大的一般散戶而言,如果你在不具備以上條件的情況下,收益率超過40%,還有什麼不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