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散戶的收益率遠遠超過了40%,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慢慢地還給了市場。
散戶一定要徹底拋棄一夜暴富的幻想,樹立正確的投資心態和投資理念,與市場共同發展壯大,而不要以賭徒的心理盲目操作,最終被市場淘汰出局。
2 追求合理的贏利水平
有一著名的股票評論家提出了一個“10年20倍”的概念——按照複利方法計算,每年的收益率隻要達到35%,如果再加上印花稅和手續費,隻要達到40%,即可實現“10年20倍”的遠大目標。
建議廣大散戶製定一個適合自己的、並切實可行的操作計劃。
不論是“10年20倍”,還是“10年100倍”,如果分攤到每年,收益率分別隻有35%和60%,再分攤到每個月(考慮到二月份時間較短和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每年按10個工作月計算)分別隻有3 5%和6 0%!
隻有製定了操作計劃才能克服操作中的盲目性,減少急躁情緒的影響,超越短線行為,並持之以恒地不斷盈利。
3 合理的操作方法
散戶每天都在幹什麼、忙什麼呢?
相當多的散戶成了所謂的職業股民,每天的工作就是泡在散戶大廳,盯盤、看報、聊天,相互溝通消息,最要命的就是幾乎每天都要操作,買賣一次股票。
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天待在股市裏,要是不操作一次,就覺得難受,就會覺得今天白來了,我來幹什麼來了?”
如此操作的結果必然是整天都在忙著換股、忙著解套,一年下來都在忙著解套玩!
這樣做不是在投資,而是在玩,是娛樂。而娛樂是要花錢、是要付出代價的!
專業機構是怎麼操作的?他們每天都在幹什麼?
首先,專業機構從不依靠道聽途說盲目買進一隻股票。每一個專業機構都有一大批高學曆的研究分析人員,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進行行業研究和企業研究,對來自各個渠道的公開和非公開的信息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並不惜到上市公司進行實地考察,最後才能形成分析報告,供決策層參考。也就是說,對於專業機構來說,他們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市場之外。
其次,專業機構作股票都有嚴格的紀律,決不會買進後三天不漲立即割肉去追正在上漲的個股,因為他們買進時有充分的理由,即使短期內有所波動,他們也能處之泰然。
許多的散戶,不僅舍不得購買有關的書籍學習,就連買份報紙也斤斤計較,一毛不拔,割起自己肉來反倒心狠手辣。想來讓人覺得既可笑又可悲。買份報紙才一元多錢,上市公司股票價格變化的原因就在那上麵寫著呢!算一算割一次肉要賠多少錢?入市以來你一共割掉了多少自己的肉?你就會明白花點兒錢買書買報其實是挺劃算的。
4 散戶操作的頻率
“盲目地追漲殺跌,割肉出局;再追漲再割肉”是散戶投資過程中的死亡循環,也是散戶成熟成長所必經的階段。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總結,散戶應該悟出股市賠賺的道理——操作不應過於頻繁。
那麼,一年應該操作幾次?炒幾次呢?
一年之中炒作不應超過兩次——一次高價股,一次低價股。
一般情況下,作為機構和莊家每年必然要炒作一次,否則年度利潤無從實現。
炒作又往往是從高價股開始。高價股經過瘋狂的炒作,打開上升空間後,又為低價股的炒作奠定了基礎——可以說是順手再做一把低價股。
如此炒作的原因可以概括為:“高價股,物有所值;低價股,上升空間大”。廣大散戶,隻要跟著大機構每年炒一次、兩次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