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向英法宣戰 在東歐的擴張(2 / 3)

波蘭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要求是切欣地區。波蘭支持匈牙利,而匈牙利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也不小。波蘭也支持羅馬尼亞,因為羅馬尼亞的壯大有利於抑製蘇聯。

波蘭爭取與匈牙利接壤,其目的是擴大德國與俄國之間的屏障。對波蘭來說,必須消滅盧西尼亞的烏克蘭民族主義,如果盧西尼亞被匈牙利吞並,就能根除隱患了。

匈牙利曾謀求放棄它對南斯拉夫的領土要求,以換取南斯拉夫在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上保持中立。匈牙利曾謀求意大利保證進攻南斯拉夫,如果南斯拉夫襲擊匈牙利的話。

後來,匈牙利的以上兩項保證都落空了。德奧合並使南斯拉夫開始傾向軸心國。當捷克斯洛伐克危機在1938年夏出現時,南斯拉夫向意大利保證,南斯拉夫不插手匈牙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的衝突。意大利聲稱:如果南斯拉夫加入軸心國,就不要去攻打匈牙利。

這時,墨索裏尼正想拉攏南斯拉夫加入新羅馬集團,甚至想偷偷把波蘭也拉進來。

1938年9月18日,墨索裏尼在的裏雅斯特發表演講,竟把捷克斯洛伐克蘇台德區的問題擴大到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匈牙利和波蘭少數民族問題上,並表示堅決支持這些少數民族的自治要求。

羅馬尼亞與軸心國沒有共同邊界,與蘇聯有邊界,它在對待德國上有很大的政策獨立性。加上羅馬尼亞的匈牙利少數民族比捷克斯洛伐克還要多,羅馬尼亞政府特別反感墨索裏尼的講話。羅馬尼亞既怕德國進攻自己,又怕社會主義蘇聯成為自己的盟國。蘇聯最擅長的就是令盟友使去主權淪為加盟共和國。

為了瓜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主動與德國結成軍事同盟。現在,德軍可以穿過匈牙利國土進入羅馬尼亞了。蘇軍要想支援捷克斯洛伐克也必須經過羅馬尼亞,那麼羅馬尼亞就成了德國和蘇聯的戰場,而且戰爭結束後勝利者是否會退出去,這是沒有把握的。

羅馬尼亞對蘇軍過境問題支吾搪塞或者表示到時再說。蘇聯聲稱在必要時將從波蘭和羅馬尼亞的領土上過境,以便到達捷克斯洛伐克阻止德軍。但蘇聯顯然害怕自己被孤立,呼籲英法兩國也來參與此事,被英法拒絕了。英國還警告蘇聯不要插手捷克斯洛伐克事務。

波蘭堅決絕不同意蘇軍過境。波蘭還反對蘇軍在羅馬尼亞過境,聲稱一旦出現那樣的情況,波蘭將不會幹涉匈牙利進攻羅馬尼亞。

而捷克斯洛伐克的抗德計劃是建立在與英法結盟基礎上的,在東方,捷克斯洛伐克與蘇聯結盟了。捷克斯洛伐克總參謀部預計他們能頂住德軍三個月至六個月的進攻,必要時能頂住匈牙利軍隊,爭取時間讓蘇軍取道羅馬尼亞來救援,從而使法國進攻萊茵蘭。然而,法國背信棄義,捷克斯洛伐克的抗德計劃完蛋了。正如德軍占領萊茵蘭地區一樣,這一次法國不會出兵,而英國也不會幹涉。

歐洲上空的戰爭空氣更濃厚了。不僅是德意正在緊張策劃陰謀,英法等國領導人也絞盡了腦汁。

#慕尼黑陰謀的黑手:

1938年9月27日晚10時30分,英國首相張伯倫收到希特勒的電報,就像抓住拯救和平的最後機會一樣,在征得法國總統達拉第的同意後,馬上給希特勒回信說:“我確信你不會打仗,如果你願意的話,我準備立刻到柏林。我不相信你會為了這個長期未決的小問題多拖延幾天,我更不相信你不惜發動將使人類文明化為廢墟的世界大戰。”

張伯倫立即給墨索裏尼發電報,請墨索裏尼敦促希特勒接受英國的調解計劃,並請墨索裏尼出席會議,召開德意英法捷五國會議,以解決蘇台德問題。這是英國外交部醞釀很久的會議,英國外交部擔心蘇聯會參加這樣的會議,因此一直沒有提出來。

9月28日中午,墨索裏尼給意大利駐德大使打電話,命令他去找希特勒,說意大利同意英國的建議,並叫德國先不要開戰。意大利駐德大使趕到德國總理府時,希特勒正與法國大使談話。希特勒與意大利駐德大使接觸後說:“我也接受英國提出的召開國際會議的提議。”

隨後,希特勒與墨索裏尼通電話,他認為應召開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不讓蘇聯參加會議。至於捷克人,他們更無權參加。墨索裏尼欣然同意。

9月29日清晨,希特勒親自趕到庫夫斯坦因去迎接墨索裏尼。他們在開往慕尼黑的火車上研究這次會談的對策。希特勒表示,如果英法不同意的話,德國將通過武力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他拿出捷克斯洛伐克地圖,指指劃劃向墨索裏尼解釋他的領土要求。墨索裏尼表示一定會支持德國。

9月29日上午,法英意德首腦達拉弟、張伯倫、墨索裏尼和希特勒陸續趕到慕尼黑。決定捷克斯洛伐克命運的會議於中午舉行。這就是20世紀臭名昭著的慕尼黑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