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一帶,荒無人煙,終年白雪皚皚。在這裏,蘇武就掘食野鼠洞裏的草籽充饑。每天,蘇武一麵牧羊,一麵撫弄著出使時漢武帝親手交給他的“使節”,心中深深地懷念著自己的父母之邦。夜晚睡覺時,他將使節緊緊抱在胸前。就這樣,日複一日,艱苦地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匈奴又與漢朝進行和議。漢朝要求匈奴放還蘇武,匈奴單於欺騙漢朝,說蘇武已經死了。過了一段時間,漢昭帝派使者來到匈奴,當年蘇武的助手常惠還在,他聽說漢朝使者來了,千方百計見到了漢朝使者,把蘇武的情況詳詳細細地告訴了使者,還為使者想出了一個要回蘇武的妙計。
第二天,漢朝使者去見單於,又提出放蘇武回漢朝的要求。單於仍回答說:“蘇武早已死了。”漢朝使者按照常惠的對策說:“你們匈奴既然要誠心跟漢朝結好,就不該再欺騙我們。蘇武明明沒有死。有一天,我們皇上在上林苑裏射獵,射下一隻大雁,大雁的腳上係著一條綢子,那是蘇武寫給皇上的一封信。信裏說他在寒冷的北海地方牧羊,你們怎麼說他死了?大雁能帶信,這是天意,你們怎麼可以欺騙上天呢?”
單於聽了,不覺大吃一驚,隻好承認自己說了謊話,而後又顫抖著說:“蘇武的忠心都感動了飛鳥,難道我們還不如大雁嗎?”說完,他立即向漢朝使者道歉,並答應趕快派人把蘇武從北海地方找回來。漢朝使者聽了也很高興,又說道:“你既然同意放回蘇武,那就請把當時與蘇武一起來的助手常惠等人一起放回吧。”單於頻頻點頭答應。
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的春天,蘇武、常惠等9個漢使團的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京城長安,漢昭帝接見了他們。當時,漢昭帝還下令為蘇武準備了牛羊等祭品,叫他到先帝廟裏去拜見漢武帝的靈位,並把那根光禿禿的使節交還到漢武帝靈前。
蘇武出使匈奴的時候,是個年富力強的40歲的壯漢子,回國時已快60歲了。他那堅強不屈,不怕磨難,永不失節的非凡事跡,轟動了朝野上下,上至宰相,下至百姓,無不感動,提起蘇武的名字,沒有一個不表示欽佩的。
智慧寄語
父母要教給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堅強不屈、忠貞不渝是每個人都需要擁有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