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蘇武牧羊鴻雁傳書
蘇武 (公元前140年—公元前60年)字子卿,杜陵(今陝西省西安東南)人。天漢元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威脅利誘,勸其投降,蘇武不從。後將他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邊牧羊,宣稱隻要公羊生小羊就可以讓他回國。蘇武曆盡艱辛,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一直到公元前81年,才獲釋回漢。
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新首領單於,害怕漢朝出兵攻打他,派使者到漢朝來求和,並將以往扣留的漢朝使者全部送回來。漢武帝覺得這個新即位的單於挺講道理,便決定與匈奴友好往來,於是派蘇武為正使,出使匈奴。
蘇武接受任務以後,帶著使團及豐厚的禮物出發到匈奴。不料,匈奴單於反複無常,他見漢朝送去那麼多禮物,不但不感謝,反而驕橫起來了。對漢朝使者不講禮節,態度冷淡。蘇武為了維護雙方的和好,小心謹慎地與單於打交道,以極大的耐心對待單於,準備完成任務迅速返回漢朝。就在蘇武準備回來的時候,突然發生了意外。原來,在蘇武出使匈奴之前,有個漢朝使者名叫衛律的已投降了匈奴,為單於出謀劃策,死心塌地為單於服務,幹盡有損漢朝的壞事。衛律原來的助手,有個叫虞常的,他忠於漢朝,對衛律的不義行為早就記恨在心,總想找機會收拾衛律。這樣,虞常便與蘇武的副使(名叫張勝),暗中商量,如何除掉衛律。沒想到,虞常辦事不謹慎,暗殺衛律的計謀被泄露,他被單於逮捕下獄,並交給衛律審理。
虞常在殘酷的刑罰麵前,講了事情經過供出了張勝。因為張勝是蘇武的副使,就關係到漢朝使團。蘇武想到,我出使匈奴,是為漢朝與匈奴和好,現在突然出現這樁事,單於定讓我出庭受審,這要使漢朝蒙受侮辱,太丟臉了,我雖活著,還有什麼臉麵回到漢朝?倒不如自殺了事。想到此,他拔出佩刀向自己身上砍去,旁邊的人急忙奪下刀,但他已受了重傷。
單於對蘇武視死如歸的氣節,暗暗佩服,他很希望蘇武能投降,為他效力。在為蘇武治療時,單於早晚都派人問候,想軟化蘇武。看望他的人,受單於之命,好言相勸,讓蘇武投降匈奴。蘇武對此隻是冷冷一笑。
蘇武恢複健康以後,單於叫衛律審訊虞常和張勝,並叫蘇武旁聽。在審問中,衛律當場將虞常殺死。接著審訊和威脅張勝。張勝經不起威脅,害怕被殺,也請求投降了。於是,衛律就威脅蘇武。但蘇武義正辭嚴,大義凜然,麵對寶劍,蘇武從容地駁斥衛律的胡言亂語。衛律恬不知恥地勸蘇武投降匈奴,與他共同為匈奴做事。蘇武被激怒了,他指著衛律的鼻子罵道:“你身為漢朝使臣,如今為匈奴打仗,厚顏無恥,忘恩負義,給漢朝丟盡了臉,還想挑動漢朝與匈奴打仗,你這個奸賊,真是罪大惡極!你今天若殺了我,總有一天有人來殺了你這個惡棍!”
單於與衛律,軟硬兼施,都不能使蘇武投降,這使單於更加希望蘇武投降,他認為蘇武是條漢子。勸降不成,就想用凍餓來折服他,他們把蘇武囚禁在陰山的一個大冰窖中,不給吃,不給喝。蘇武以頑強的毅力,渡過難關。餓了,就捕捉田鼠為食;渴了,就抓塊冰雪解渴。他絲毫不動搖,堅決不投降。對這樣的硬漢子,匈奴單於實在無法可想,無計可施,就隻好下命令,將蘇武送到北海邊上(現在的西伯利亞貝加爾湖一帶)去牧羊。並且單於對蘇武說:“等公羊何時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漢朝去!”公羊如何能生小羊?用意十分明白,單於是堅決不放蘇武回漢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