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勇奪帝位,一統中原(1 / 2)

第三十九章 勇奪帝位,一統中原

寶佑六年(1258年),蒙哥派三路蒙古軍隊攻打南宋,忽必烈奉命進攻鄂州。開慶元年(1259年)七月,蒙哥南下伐宋時,在合州城下突然戰死。很快,正在向鄂州推進的忽必烈得知了蒙哥去世的消息。

由於蒙哥生前並沒有安排嗣位繼承人,按蒙古傳統,蒙哥的兄弟忽必烈、阿裏不哥和蒙哥的兒子們都有資格接替大汗之位。於是蒙古王室內部圍繞著由誰接替汗位的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吵。當時忽必烈和阿裏不哥最有實力競爭汗位。

蒙哥率兵南征時,命阿裏不哥留守和林,主持大兀魯思,管理留守的蒙古軍隊以及諸斡兒朵,因此阿裏不哥具有政治上的絕對優越。在軍事上,阿裏不哥擁有留守和林的蒙古軍隊,部分隨蒙哥南征的軍隊也歸附於他。蒙哥去世的時候,忽必烈正率大軍戰鬥在攻宋的第一線,阿裏不哥先發製人,發兵占據漠北和漠南諸州。隨後他又命人調兵,到達距開平一百餘裏的地方。開平是忽必烈苦心經營多年的根據地,阿裏不哥兵抵開平後,對忽必烈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為了爭奪王位,忽必烈一麵派軍迎回蒙哥的遺體,接收蒙哥的大汗寶璽,一麵與南宋賣國宰相賈似道議和。中統元年(1260年)三月,忽必烈在開平宣布繼承汗位,定都開平。四月,阿裏不哥在和林宣布繼承汗位。

蒙古同時出現了兩個政府,隻能通過武力來確定汗位的歸屬問題了。於是,雙方圍繞開平至燕京(現在的北京)、秦(現在的陝西)、蜀(現在的四川)、隴(現在的甘肅)地區展開了激戰。最終,忽必烈占據了西線的優勢。

中統二年(1261年)秋,阿裏不哥假裝率眾投降,趁移相哥喪失警惕性時,突然發動襲擊。移相哥兵敗而逃。阿裏不哥乘勝揮師南下,直奔忽必烈的駐地漠南。忽必烈忙率軍南返。十一月,雙方在昔木土腦兒展開大戰,阿裏不哥兵敗後向北逃去,他的很多部將都歸降了忽必烈。至元元年(1264年)七月,阿裏不哥也歸降了忽必烈。八月,忽必烈遷都燕京。

忽必烈繼承蒙古大汗之位後,一心想滅掉南宋、一統天下。但是即位之初,忽必烈不得不鞏固自己的汗位,沒有時間和精力攻打南宋。

中統元年(1260年)四月,忽必烈遣使到南宋履行與賈似道達成的議和協議。但是,賈似道卻擔心蒙古使臣敗露自己簽,訂的投降議和條約,將蒙古使臣拘留起來。

至元四年(1267年),忽必烈穩定了內部的統治後,以宋廷拘囚蒙古使臣為借口,率軍伐宋。

忽必烈準備先攻占宋境的襄陽,然後,從漢水進入長江,一舉消滅南宋。至元五年(1268年),忽必烈派軍攻打襄陽。至元九年(1272年)正月,蒙古軍攻占了襄陽。

攻下襄陽,就等於打開了南宋的大門,南宋王朝危在旦夕。至元十年(1273年)六月,忽必烈命左丞相伯顏率二十萬大軍攻打南宋。十二月,伯顏獲得了陽羅堡戰勝利後,攻占了漢陽、鄂州,蒙古軍控製了中遊形勢,順江東下。一路上,元軍屢次獲勝。至元十六年(1279年),南宋滅亡。

忽必烈管理國家內政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推行“漢法”。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在元朝全麵推行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