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呂 蒙 仲謀勸學(1 / 1)

第八章呂 蒙 仲謀勸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曆來讀書被儒家奉為修身入仕的階梯。而生活在現代的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讀書能改變命運。十幾年漫長的求學生涯,為的就是一個光明而錦繡的前程。

呂蒙小的時候,家裏貧窮沒有錢讀書,而他所信奉的富貴之道也並不在書本之間,而在戰場之上,所以很少注意到讀書的重要。

從軍之後能征善戰的呂蒙頗受孫權的賞識,孫權不斷地給他升官,呂蒙要處理的政務也日益繁多。但是卻不愛讀書,因此學識淺薄,言語粗魯,包括魯肅在內的許多有學識的文臣都瞧不起他。

一次,孫權去呂蒙的駐地巡視,巡視完畢坐在呂蒙的書房休息。他看見書桌上擺放著呂蒙近日正在處理的卷宗,上麵橫七豎八地躺著幾行字,有的字還寫錯了。看到這孫權感到又好氣又好笑,於是對呂蒙說:"愛卿啊,你現在可是國家的股肱之臣,江山社稷的棟梁啊,以後你得多讀一些書,在增加學問方麵多下點功夫才行啊。"

"主公,現在軍營裏的事物太繁忙了,沒有時間啊。"

孫權嚴肅地對呂蒙說:"我不是叫你整日埋頭在書籍裏,鑽研那些經書做博士而不問軍務,而是希望你通過讀書多了解曆史,多懂兵法,今後指揮作戰時也好借鑒,你說現在事務繁忙還能像我忙嗎?朝廷上下,內政外交,哪一項不讓我操心,但我還是抽出時間來讀書。我在小的時候就已經讀過《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自從當上了國君以來,利用閑暇又仔細研讀了三史和各個軍事家的著作,覺得收獲很大。我認為你應當好好讀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曰:'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主公說得很對,我聽說光武皇帝也是一位勤奮好學的人,他在兵荒馬亂的軍旅生活中,手一直沒有離開過書本......我要以他為榜樣,下苦功夫讀書呀。"呂蒙聽完孫權的一番話,覺得他說得有道理。

從那以後,隻要一有空閑呂蒙便翻閱書籍,漸漸地,他被書中博大精深的內容吸引住了,發奮讀書。日積月累,他所讀過的書,比那些老儒生們讀過的還多,讀書使呂蒙的見識和才幹增長了很多。

魯肅是一代儒將,博學多才,足智多謀。他向來瞧不上呂蒙,一直認為呂蒙不過一介武夫,有勇而無謀。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病死,魯肅代替了都督的職位。魯肅在上任的路上,經過了呂蒙的駐地,於是順便去看看這個"吳下阿蒙"。

呂蒙對魯肅的到來分外歡迎,設宴款待。

兩人酒到酣處時,呂蒙問魯肅:"子敬兄,今天你接受重任,與關羽為鄰,不知道你是否已有對付關羽的良策啊?"魯肅被他這麼一問,沒什麼準備,倉促回答說:"這個還不必著急,等到時再說吧。"

呂蒙說:"現在雖然蜀吳聯盟,合為一家,然而關羽乃驍勇戰將,再者他居於你我上遊,他並不是沒有攻打我們的心,隻是東吳有你我在此,他不敢輕易來犯,但戰事是早晚都會有的,不如早早做好備戰的準備,我這裏有五條計策,可獻於子敬兄,確保陸口無虞。"

於是,呂蒙詳盡地分析當時的利害。魯肅聞後,非常吃驚,他沒有想到呂蒙居然有如此韜略。於是越席而起,靠近呂蒙,親切地拍著他的背,讚歎說:"子明啊,我以前隻知道你有武功,沒想到多日不見,現在才知道你還有廣博的學識。你已經不是從前的那個阿蒙嘍!"呂蒙聽完哈哈大笑起來,說:"士別三日,就該刮目相待看啊,不能用老眼光看人嘛!"

說完,兩人都大笑起來。從此,二人關係勝過從前,交往一直非常密切。

呂蒙富貴而讀書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他以自己的作戰勇猛,果敢無畏贏得了富貴,卻能在富貴顯達之時靜心求學,從而改變自身氣質,成為一代傑出的統帥。其超凡的意誌和堅定的決心使我們望塵莫及。孫權勸學有一定的教導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呂蒙自己能夠克製自己,積極主動地去努力學習。

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難,像我們不用教導也都明白讀書的重要性,可有多少人能在外界的誘惑與喧囂中堅持手不釋卷日日提升自己呢?更何況在那個戰火紛飛,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時代呢?

實際上,呂蒙在當時即便是不讀書,憑借自己充分的戰鬥經驗,和他一貫的勇敢和忠心,隻要繼續積累資曆,他的地位也會隨之上升的,但是呂蒙卻能沉下心來,刻苦努力。呂蒙的求學精神令生活在太平時代有好的讀書環境卻白白浪費的現代人汗顏!"開門引佳客,閉門讀古書"。置身於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我們,很少有人能抵擋著住外界的誘惑,呂蒙求學的精神還會對多少人有啟示、激勵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