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性情豪放,淡泊名利
王導是王羲之的伯父,是東晉的丞相,太尉郗鑒想與王家結親,派人去拜謁王導,請他在子弟中,為女兒選個女婿。
王導讓來人在他家中隨意挑選。郗太尉的女兒貌美如仙,是擅長書法的才女。王家的子弟們穿戴得非常整齊,都裝出端莊穩重的模樣。碰巧王羲之住在王導家,正躺在一張竹床上,郗府的人過來觀看,他仍然躺在床上。
郗鑒的人回去後,告訴郗鑒說:"大人,王家的子弟儀貌皆好,但神情拘謹。有個青年人卻露著肚皮,躺在竹床上吃東西。"
郗鑒笑著說:"他就是我想選的女婿!"說完,派人去打聽。郗鑒知道是王羲之後,就把女兒嫁給了他。
王羲之的名氣越來越大,誰如果得到他寫的字,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一次,王羲之在街上看見一位窮困的老婆婆正在賣六角竹扇。她大聲吆喝著:"賣扇子啦!又好看又好用!"
行人看看她手中的扇子,都走開了。王羲之走過去,問:"扇子多少錢一把?""二十個銅錢。"老婆婆說。王羲之說:"你到店鋪去借一副筆硯來。"老婆婆把筆硯借來,王羲之拿過扇子和筆硯,在上麵筆走龍蛇。
老婆婆生氣地說:"你在扇子上塗上墨跡,讓我咋賣呀?我都快沒米了。"王羲之說:"你隻要說上麵的字是王羲之的,每把就能賣一百個銅錢。"
老婆婆開始吆喝,很快就把十幾把扇子賣光了。
不懈的努力換來了碩果累累,王羲之的篆、隸、草、行、楷各種書體,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特別是隸書和草書。王羲之的隸書被讚譽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他博采秦漢以來各書法家之長,融會到草體中去,獨創了剛健中正、流美而靜的新體。
人們十分珍視王羲之的字,得到他的墨寶都欣喜若狂。據說,浙江紹興有一個道士喜歡王羲之的書法,想求他抄寫一部《道德經》,又聽說王羲之酷喜白鵝。
王羲之常對人們說,寫字的時候應該集中精神,姿勢端正。就像白鵝遊水一樣,把全身的力氣都用在兩掌上,運筆的時候要把全身的精力,都貫注在筆尖上。道士養了一群白鵝,經常趕到王羲之出沒的地方。
一天,王羲之乘船從這裏經過,看見了美麗的白鵝,他對道士說:"你把它們賣給我行嗎?"
道士笑著說:"我的鵝不是賣的,如果您替我抄一部《道德經》,我把它們送給你。"
王羲之想要那群白鵝,隻好給道士抄了《道德經》,接著帶著這群白鵝回去了。
公元351年,朝廷命王羲之當會稽內史。會稽由於受災而鬧饑荒,但官吏們不去賑災,還趁機貪汙糧食,向百姓派糧、派捐、派勞役。百姓四處逃荒,許多人病死、他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