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表現自己的領袖氣質在一個團體中,總有一個充當核心角色的人。他的言行能夠被團體認可,並指引著團體的決策和行動。風平浪靜的時候,他帶領大家朝著既定的目標航行;遇到驚濤駭浪的時候,他能夠把住航向,帶領大家繞過暗礁險灘,平安地駛向勝利的彼岸。這種讓人們信賴、為人們所敬仰的人格力量,就是一種無堅不摧的領袖氣質。培養自己的領袖氣質是成功的要素之一,但這需要你下工夫磨煉自己。
1.你的魅力存在於無形之中
我們都觀看過魔術表演,並常常為之驚歎不已。舞台上的魔術師能使一頭龐然大物在觀眾眼前消失;或將一個人裝入層層鎖鏈的鐵箱,然後使其沉入水底,再將鐵箱拉起來,箱裏的人卻早就在別的地方出現;或隻用簡單的幾張撲克牌和幾枚硬幣,就會使你眼花繚亂。魔術規模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迷惑觀眾。大多數魔術看起來都有種吸引人的魅力,因為我們無法了解它們是怎麼變出來的,這使它們永遠充滿了神秘感。魔術師絕不會告訴你變魔術的技巧,因為這樣會有損他們神秘的形象。
的確,我們知道自己受騙了,但這並沒有關係。魔術師知道如何做我們不會做的事,而且是在神秘和充滿魅力的氣氛中來做。
每當有某個人知道如何做我們不懂的事情時,我們就會亟欲跟隨他。
他所具備的特殊氣質就會吸引我們,激發我們的熱忱。
因此,建立神秘形象最基本之道,乃是絕不解釋你所做的某件事。讓人們對你在這樣少的時間內能完成許多事驚服不已。他們會感到詫異嗎?
讓他們去詫異吧。絕不要向他們解釋你已開了一個星期的夜車,你要做的隻是微笑不語。假若有人驚奇為什麼你突然瘦了20磅,別告訴他們你是在做運動或節食,你所要做的仍然是微笑不語。你能在3日以內擬出一項重要的行銷策略計劃,其實你隻是將5年前早就擬好的那份拿出來,按照目前的市場狀況改寫一下。但別人問起來時,你絕不要解釋,仍然是微笑不語。
不過,我們希望你不要將這種手段運用在其他事情上。你必須讓你的屬下對狀況完全了解,並不斷提供他們的新的資訊。要屬下做什麼,你必須向他們解釋,讓他們了解。但有關你自己時,你就要像魔術師一樣,絕不要解釋你所做的事,你隻要多用微笑,就能建立起神秘形象。
2.適當掩飾自己的鋒芒會讓你變得強大
頭腦太聰明、個性太精明的人,通常都很難應付。由於腦子整天轉個不停,不論什麼事情都會事先預計好,讓人有鬆懈不得的感覺。同時,一旦發現別人的缺點,便會立即指出來,即使沒有當場表明,也會讓對方覺得:"這個人不知道有什麼企圖!"警戒之心油然而生。這種讓人隨時心生警戒的人,怎麼還有魅力可言呢?所以,如果讓這種類型的人登上領導的寶座,部下們恐怕再沒有好日子可過了。
如果領導表現得太過於敏銳、精明,與之接觸的人都會受其損傷,如此一來,部下當然不會輕易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領導,並將自發性的活動壓抑下來。即使領導沒有采取指責部下缺點的實際行動,但平常表現得皆十分敏銳,部下也會自然畏縮,因為他們的內心會認為:"我何必自找麻煩,以致被上司挑毛病。"
由此可知,領導的表現如果過於敏銳,便會成為使部下充分發揮才能的障礙。如果領導能稍微掩飾一下自己的鋒芒,使部下的能力得以充分發揮,這才稱得上是一位魅力十足的成功領導。例如,被稱為"裝有電腦的推土機"的田中角榮,即屬於這類型的人物。由於他兼備極其精密的計劃能力以及超群絕倫的執行力,所以才得此稱號。
不過,何以田中隻被稱為電腦推土機,而沒有被稱為電腦刮胡刀呢?
因為推土機的馬力雖然很大,但卻不很敏銳,而田中的表現也略微遲鈍,正好和推土機的特征相似。田中就任總理大臣之後,倡導"日本列島改造",並加以實行。觀其實踐方式,便使人產生一種其成功並非依賴敏銳頭腦,而是依靠踏實作為成功的感覺,非常富有堂呰吉訶德式的魅力。
3.讓別人相信你的每一句話
試想,一個欺詐而不講信用的人,連人格都讓人產生懷疑,怎麼可能在他人心裏樹立權威形象呢?所以誠實守信是培養"領袖氣質"的基本 條件。不少指導社交的實用小冊子總是這樣規勸你:你應該昂首闊步走進 去,先聲奪人地向周圍人展示你的風采。他們教導你要用"虎鉗般有力的握手"來給人一個下馬威,還暗授機密地說,你必須用催眠術一般咄咄逼人的目光緊緊盯住他人。假如你真的照此行事,你會讓每個人都發瘋全的,他們也一定這樣看你。真正的社交秘訣應該是:你應該始終如一地顯示你最好的一麵,最有影響力的人不因場合變化而改變他們的個性,不論是親切的私人交談,還是向公眾發表演說,或是參加求職麵試,他們都是一以貫之,毫無矯揉造作之態,處處顯露出他們真實的麵目,他們用自己的全部身心與人交流,他們的音調與姿態也總能與口中的表白和諧一致,一切都顯得那麼親切自然。
然而,某些麵向公眾演說的人,卻向聽眾發出令人迷惑的信息。比如,當一個人說:"女士們、先生們,我很高興有機會......"時,眼睛卻總盯著聽眾的鞋子,其實這表明他一點都不高興,這樣的演講怎麼會讓聽眾相信呢?又怎麼會產生感染力和鼓動力呢?
4.學會傾聽,整合別人的意見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在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時,他總是一聲不吭地在一邊靜靜地坐著,仔細聆聽著別人的發言,到最後,他才會站出來果斷地說出自己的意見。"聽"首先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同時也可以幫助你了解別人的思想,了解別人的需求,了解自己和別人的差異,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當掌握了一切信息以後,你所提出的意見就會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站在團體的角度上。所以在某種時候,最後發言者因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見解也就更深入、更權威。如果你每一次的意見都是相對正確的,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在他人心中樹立起權威形象。
5.盡量記住身邊每一個人的名字
你要讓別人重視你,樹立起你的權威形象,就必須要學會重視別人。
現代社會中,生活節奏加快,交流增多,"Hi"一聲就可以認識一個新的朋友。也許對你來說,要記住每一張新麵孔實在不是一件易事,於是,再次見麵卻想不起他人名字的尷尬場景便會常常發生在我們身上。可是有誰意識到這其實是對他人的一種忽視和不尊重呢?心理學家發現,當許多人坐在一起討論某個問題時,如果在你的發言中提到了多個同事的名字及他們說過的話時,那麼,被提到的那幾個同事就會對你的發言重視一些,也容易接受一些。為什麼一個稱呼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那就是"被重視"
這個因素在起作用。所以,讓我們從記住別人的姓名做起,重視身邊的每一個人,以贏得他人的重視和尊重。
6.從大局利益出發
一個人待人處世如果隻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那就不可能得到團體的認可,也更談不上樹立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權威形象了,因此,作為一個領導者餓,要從大局利益出發。
7.果斷地提出你的意見有些人,在工作中麵對某些問題時,明明有自己的見解,卻思前想後,猶猶豫豫,等到其他同事提出時才懊悔不已,一次一次的錯過,會失去很多表現的機會;還有一些人,平時說話老是模棱兩可,明明是一個正確的意見,卻讓聽者產生模糊的感覺,這也會讓他人對其權威性產生懷疑。所以,當你考慮好了,請果斷地提出你的意見。
因此,作為一個領導者,應該充分認識"領袖氣質"的威力,注意培養自己的領袖氣質。
五、在實際工作中提高領導藝術
美國總統尼克鬆曾說:"偉大的領導是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既需要超群的力量,又需要非凡的想象力。"
尼克鬆還根據自己豐富的領導經驗,特別指出這樣一點:"盡管領導需要技術,但領導遠遠不是有技術就行。......在很大程度上,領導者辦事必然是靠符號、形象以及成為曆史動力的能啟發覺悟的思想。人們可以被 道理說服,但要用感情來感化;領導者必須既能說服他們,又能感化他們。"
由此可見,一個領導者要想取得成功,不能隻看中自己手中的法寶權力和組織中明文規定的既定規則,也不能僅僅依賴於自己嫻熟的業務知識和卓越的個人能力。盡管這些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全是,如果不能有效發揮領導藝術的作用,不能把它們與領導藝術有機結合起來,領導者同樣無法走向成功。
那麼,對於領導者來說,領導藝術的具體功能和作用到底有哪些方麵呢?
這個問題,實際上也就是"領導者為什麼必須講求領導藝術"的問題。隻有首先對此做出正確回答,才能深化對領導藝術的理解,從而不斷增強運用領導藝術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具體說來,可以把領導藝術的功能與作用概括為如下六個主要方麵:
第一,領導者隻有善於運用領導藝術,才能更好地在組織中以及社會上樹立起自己的崇高威望,不斷增加自己對其他人的影響力。
威望和影響力是領導者非常寶貴的資源,也是做好領導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但是,領導者個人的威望和影響力絕不是依靠抽象的領導職位和領導者手中的權力而產生、維係的,隻能通過領導者在其工作實踐中正確運用領導藝術才能夠獲得。
第二,領導者隻有善於運用領導藝術,才能使下屬產生服從規章製度和組織紀律的高度自覺性,並且更加樂意接受、執行領導者的命令,積極主動地為實現領導者所確定的目標而奮鬥。
中國古人曾說:"徒法不足以自行。"這句話的意思是,法律是"死的",隻有靠"活人"來執行才能發揮作用。歸根結底,法律所產生的效果絕不僅僅取決於法律本身的質量,而更取決於執行人的素質。
換句話說,無論寫在紙麵上的各種法律、規章、製度以及規定多麼完備、多麼細密、多麼有針對性,但要想產生實效、發揮威力,還必須依靠人的因素。
因此,領導者作為組織中關鍵的"執法人",必須善於運用富有藝術特色的領導方法和手段,使組織中的各項規則發揮作用,使下屬既樂於自覺遵守這些規則,能夠心甘情願地服從領導者的命令。
第三,領導者隻有善於運用領導藝術,才能增強領導者的親和力、向心力以及整個組織的凝聚力。
一個領導者要想獲得人們的普遍認可和擁戴,成為組織人員團結的核心,並不是依靠"領導職位"就可以實現的。
同樣道理,身為某個組織的不同成員,是否對該組織具有忠誠心、歸屬感,甘願為該組織貢獻自己的才華和能力,也不是由個人與組織之間的表麵關係來決定的。"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現象,在各種組織中都存在。
這就是說,無論是領導者的親和力、向心力,還是組織成員的歸屬感、凝聚力,都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所有這些,都隻能依靠領導者充分發揮自己的領導藝術才能使之成為現實。
第四,領導者隻有善於運用領導藝術,才能使手中的權力產生實際效果,而且產生超乎尋常的非凡效果。
凡是那些真正明白領導之道的領導者都深知一點,權力所產生的實際效果並不僅僅取決於權力本身的大小,而是與領導者能否善於運用領導藝術息息相關。
例如,有些領導者雖然看起來大權在握,但實際上卻根本無法對其他人產生足夠的影響,下屬常常不把他們的命令當回事,或者不願意服從他們的領導,甚至產生消極怠工、陽奉陰違、故意抵製等不良行為。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因之一,是這些領導者不懂得如何正確運用領導藝術的緣故。
第五,領導者隻有善於運用領導藝術,才能使複雜、繁重的領導工作變得輕鬆,並以更少的投入取得更大的業績。
美國學者亨利呰明茨伯格認為,由於領導者工作的繁忙和多樣化,往往使他們不易深入思考問題,工作往往失於膚淺。而且,領導者往往采用口頭溝通和直覺反應來從事領導工作,而很少采用富藝術性的領導方法。
領導者往往處於工作壓力與工作膚淺的惡性循環之中,而運用領導藝術,能夠幫助領導者打破這種惡性循環。
第六,提高領導藝術的根本途徑。
提高領導藝術,重點要做到以下"十要":
一要經常學習、研究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的基本理論、基本規律,注重吸取最新的先進理念和知識。
二要善於總結自己和他人關於領導藝術的經驗,從領導實踐中發現做 好領導工作的實用技巧,結合自身狀況靈活運用。
三要重視對"人"的研究,不要重物輕人、"見物不見人"、"管物不 管人"。
四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綜合素質,做"通才"而不僅僅做"專才"。
五要從實際出發,立足於多維化的動態領導係統,不斷積累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