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凱利古堡(2 / 3)

橡膠業的成功讓凱利·史密斯飛黃騰達,他於1909年建造了第一棟豪宅,5年後又著手建造他的第二棟豪宅,也就是凱利城堡。但是這個豪宅卻成為他終身的遺憾。

19世紀末,威廉·凱利·史密斯長大在一個緊挨達拉斯的小農場。當維多利亞時代進展為精華新組,由創新技術和發明帶領-工人階級艱苦被推擠了入貧窮和失望。或許這是驅動威廉史密斯到另一塊土地尋找一個逃脫貧窮的機會。

20歲那年他離開了家鄉蘇格蘭,遠渡重洋來到馬來亞謀生,去尋找可以令他擁有富有的生活的夢想。威廉到達了馬來亞。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他選擇探索馬來亞的機會。但是,年輕而容易相處的凱利很容易地被接受了入社區。

在這個社區,威廉發現了有無數的潛藏商機可利用。當時,他遇上了承辦幾項修建霹靂南部大道的政府工程的商人,阿爾瑪·杯客(AlmaBaker),威廉接受了阿爾瑪的邀請,跟他合作。這幾項工程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

他用這筆前買下了一片約有900英畝的森林,然後開辟成園地,種上橡膠樹。此地變成了他的農園和莊園。

當時的橡膠價格飆升,相當值錢,威廉馬上致富,成為了橡膠大亨。他於1901年建了他的第一間宅邸,過了5年,在他的愛子安東尼出世之後,他開始斥巨資著手興建第二座豪宅,那就是凱利古堡。但是這個豪宅卻成為他終身的遺憾。

這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從其未完成的格局來看,建築物的設施設備包括馬廄、升降梯、天台網球場、地下酒窖和密道等等,預測需要曆時10年來完成。當時,升降機還是一個人們無法想像的東西,如果古堡建成,那這將會是馬來亞的第一架!威廉聘請了很多印度勞工來興建古堡。但是,就當一切都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厄運卻毫無征兆地地降臨了......

20世紀20年代初,在建築工程進行到一半時,建築城堡的工人們突然染上怪病紛紛倒下。而這怪病,應該就是當時襲擊全球的"西班牙流感"。工人們患病不久後便一個個離世。

建築工頭於是緊急建議興建一座馬裏安曼女神神廟,祈求女神寬恕和庇佑這莊園裏的人們。迷信的威廉於是命令工人們在附近建了一座印度廟。印度工人們馬上積極地動工,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建成了安曼女神廟。神廟就建在距離古堡1,500米的一處平地上。

而匪夷所思的是在神廟裏,威廉的雕像也被列在眾神像之間,也許是出自於人們對威廉的愛戴?又或者是威廉希望能在這裏看守著他終其一生都無法完成的古堡夢吧?

說也奇怪,據說神廟建好後,一切就恢複平靜。工人們又開始投入建築工程。

這,是否意味著厄運已經遠離了?

然而事實上,厄運之鬼並沒有走開......

1926年,威廉帶同女兒到英國去探望他已經回國的太太和兒子。過後,威廉去了葡萄牙的裏斯本一趟,目的是去采購用於古堡內的升降機,也有傳說是為了簽署一份土地屬權書。

也許離開了安曼女神的眷顧範圍,厄運尋找到機會,再一次盯上了威廉。威廉在葡萄牙染上肺炎,客死異鄉。終其一生,再也回不到馬來亞,永遠也看不到他那未完成的宏偉古堡了......

這座城堡由1915年始建。這是一棟歐式建築,從其未完成的格局來看,建築物的設施設備包括馬廄、升降梯、天台網球場、地下酒窖和密道等等。古堡中有很多秘室和秘密地道,而通往古堡的道路順著地形輪廓呈現出迷宮式的通路,使這個地方更增添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恐怖的疾病:西班牙流感威廉因肺炎而客死他鄉。一般來說,肺炎中很大一部分是由流感引起的。而就在威廉客死葡萄牙的前幾年,當地正被一場可怕的流感--西班牙流感所侵襲。

第一次世界大戰,人類陷入自相殘殺之中,死亡者1,000多萬,成為人類曆史上的一場浩劫。然而,就在這場浩劫快要結束的時候,一場流感的爆發又奪去了2,000萬到4,000萬人的性命,這就是上世紀人們聞之色變的西班牙流感。今天,科學家研究發現,西班牙流感實際上就是一種禽流感的變異。

實際上,西班牙流感並不是從西班牙起源的,它最早出現在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斯頓(Funston)軍營中(1918年2月)。"西班牙流感"(SpanishLady)之所以得名是因為流感傳到了西班牙,總共造成800萬西班牙人死亡。這一數字的誕生,使得這次流感也就因此得名為"西班牙流感"。

有一種說法認為,是美國遠征軍把病菌帶到了歐洲。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處於大動亂、大改組之中,兵荒馬亂、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發生了。當時西班牙首先公布了流感疫情,故稱之為西班牙流感。由於此次流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發生在1918年故也稱之為1918年流感。

這次流感是1918年2月首發於美國堪薩斯州的芬森軍營。1918年3月11日午餐之前,軍營一位士兵感到發燒、嗓子疼和頭疼,就去部隊的醫院看病,醫生認為他患了普通的感冒。然而,接下來的情況出人意料:到了中午,100多名士兵都出現了相似的症狀。幾天之後的周末,這個軍營裏已經有了500名以上的"感冒"病人。很快又傳播至底特律等3個城市。

同年3月,美國遠征軍乘坐船帶至歐洲前線。4月,傳播至法國軍隊,然後至英國和其他國家軍隊。5月,到達意大利、西班牙、德國、非洲,印度孟買和加爾各答。到了6月,由英國遠征軍傳播至英國本土,然後至俄羅斯、亞洲達中國、菲律賓、大洋洲至新西蘭。直至1919年1月達澳大利亞,即不到一年時間席卷全球。

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災難是流感流行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也是曆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流行性疾病,估計全世界患病人數在5億以上,發病率約20%~40%,死亡人數達4000多萬,比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亡總人數還多。

另外,這次流感還呈現出了一個相當奇怪的特征。以往的流感總是容易殺死年老體衰的人和兒童,這次的死亡曲線卻呈現出一種"W"型--20到40歲的青壯年人這次也成為了死神追逐的對象。而且,連西班牙國王也不能幸免。

美國死亡人數50萬,僅10月10日費城就有759人死於流感,西班牙800萬人患病,包括國王阿方索三世在內,馬德裏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門被迫關門,電車停運;英國喬治五世也未幸免,英格蘭和威爾士死亡達20萬,皇家艦隊三周無法入海,影響作戰;印度孟買死亡700萬;一些因紐特人村遭受滅頂之災,有一村80人死於流感73人;20%的西薩摩亞人死於流感。

許多國家屍體堆山;加拿大渥太華有軌電車沒有乘客;學校、歌舞劇院、電影院沒有燈光,遊泳池和保齡球館空無一人;南非一個小鎮由於缺乏棺木,毯子裹屍體草草下葬,白天滿街出殯,夜晚救護車穿梭。並且,1918年3月,西班牙流感還波及到了中國。流感自廣州直至東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廣泛。北平警察患病過半,哈爾濱40%人被感染,學校停課,商店歇業。上海也出現過兩個流行波。

至於在青壯年死亡率較高,則有兩種假說:一是老年人口已經經曆過流感,因此已有抗體,所以對流感比較有抵抗力。二是青壯年免疫係統較好,在消滅外來病毒的過程中,其所產生的發燒、發炎現象也較嚴重。免疫係統過度反應可能會導致細胞激素風暴,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受損。如果發生在肺部,則可能造成患者呼吸困難而死亡。

然而,西班牙型流感在18個月內便完全神袐消失,而其病株從來都沒有被真正地得到辨認。

這種殺人流感在1919年悄無聲息地消失了。它來得很突然,消失得同樣神秘。科學家們後來在幾十年的研究中,相繼發現了甲、乙、丙共三種流感病毒,弄清了它們的遺傳結構,製造了對付它們的疫苗,卻仍對"西班牙流感"病毒所知甚少,更沒有防治它的疫苗。

為預防殺人流感再度爆發,20世紀80年代科學界重新開始了尋找"西班牙流感"病毒的工作。其中有兩組科學家試圖通過發掘被1918年殺人流感奪去生命者的遺體來尋找"西班牙流感"病毒,從而破譯其遺傳密碼,查清隱形殺手殺人的秘密。其中一個研究小組以美軍病理學研究所的塔本博格博士為首,另一個則以世界流感權威克絲娣博士為首。

塔本博格博士在搜尋研究所的檔案時,偶然發現了因患"西班牙流感"死亡者的切片,從而觀察到1918年殺人流感病毒,複製了這種病毒的基因編碼,並同其他流感病毒作了比較。他就此寫成論文,並發表於當時的美國《科學》雜誌。這篇文章後來被早在20世紀50年代便開始探索1918年殺人流感秘密的病理學家約翰·胡爾汀讀到。胡爾汀當年在阿拉斯加發掘死於1918年殺人流感者的遺體時,在一個小鎮上的公墓得到了樣本。可惜樣本中的病毒已經死了,他企圖使病毒複活的努力也失敗了。於是,他放棄了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