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凱利古堡(1 / 3)

第九章凱利古堡

這座混合著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歐式古堡,仍舊巍然屹立在山崗上。然而作為一座未完成的古堡,凱利古堡傳出種種詭異的故事,而古堡背後種種的離奇事件,也為它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引人入勝。

凱利城堡距離霹靂州首府怡保市約40千米的華都牙也。這是一座未完成的城堡,但,古堡氣勢依然非凡,是馬來西亞少見的建築物。

凱利城堡的背後有個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城堡的主人是19世紀末一個名叫威廉·凱利·史密斯的英國橡膠大亨。他出生於蘇格蘭的一個農家,20歲那年就隻身一人到馬來西亞謀生。他後來被一個地主雇用,幫忙修建位於吡叻州南部的公路,賺到了一筆錢,買了一塊土地,並把它發展成橡膠園。

橡膠業的成功讓凱利·史密斯飛黃騰達,他於1909年建造了第一棟豪宅,五年後又著手建造他的第二棟豪宅,也就是凱利城堡。但是這個豪宅卻成為他終身的遺憾。

建築工程進行到一半時,工人們突然染上怪病紛紛倒下,迷信的凱利·史密斯於是命令工人們在附近建了一座印度廟。誰知另一個厄運又再度降臨,在一次到裏斯本的旅途中,凱利·史密斯突然感染了肺炎而去世,而這座原作為貴族聚集享樂之地的凱利城堡,也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被人們淡忘。

百年來,這座城堡始終巍然屹立著,雖然外觀明顯受到歲月的洗禮,但是卻難掩其高貴氣質,尤其是內部,除了某些角落偶爾被昆蟲霸占外,基本上仍是完好無損的。

據說城堡裏有許多密室和隧道,而由怡保通往這座城堡的道路,又猶如迷宮般十分混亂,更增添了它的幾許神秘色彩。

走在城堡的長廊間,偶爾投射在牆上的影子,更讓人有陰森的感覺。從一個房間通往到另一個房間,常會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傳說那是凱利·史密斯的鬼魂,他因為舍不得這座城堡,所以久久不願離去。這些都給了前來觀光的遊客不少的刺激。

建於1910年的吉隆坡火車總站,是另一深受摩爾式建築風格影響的曆史性建築物。曾在1986年進行大規模裝修,以便為乘客提供舒適的空調享受和現代化設計。

那或許是一個離鄉背井的年輕人為著在這個椰影婆娑的國度裏對故鄉的絲絲思念之情,抑或是出於對愛妻的深切之情,又或許就純粹是為了一個夢想中的豪華城堡,威廉·凱利·史密斯策劃築建這一座古堡--凱利古堡。

就當時來看,這座古堡的設計及裏頭種種的設備都是超乎當時人們所能想像的,如果,這座古堡得以成功建成,那將會是一座宏偉壯觀且富麗堂皇的古堡別墅。

然而,命運總是愛捉弄人,這樣一個富豪的美麗夢想,卻在工程進行中遭遇種種厄運,到最後,連主人也不幸逝世,而未完成的夢想古堡,最終落的一個無疾而終的悲慘結局。

未完成的古堡,從此傳出種種詭異的故事,而古堡背後種種的離奇故事,也為它增添了不少傳奇色彩,引人入勝。

霹靂州:關於馬來西亞的一段過往霹靂州是馬來西亞在馬來半島的11個州當中第二大的一個,麵積約21,000平方千米,北部連接馬來西亞東北部的馬、泰邊境以及吉打州、西北部接壤檳城、東邊有吉蘭丹州和彭亨州、南邊雪蘭莪州。馬六甲海峽則處於霹靂州西方。

霹靂在馬來語的意思是銀,大概來自霹靂州以前主要產品錫的銀色顏色。此外也傳說霹靂州地名其實源自河裏魚兒在陽光下閃爍似銀而來。

霹靂州首府是怡保,英殖民時期以市內繁榮的錫礦開采業著名,錫價下滑使其經濟受到了影響。霹靂州蘇丹皇宮則位於皇城江沙。

傳說中霹靂州東北部曾是一個興都教王國,名為Gangga Negara。考古發現也證明了霹靂州在史前已有人類居住。

大馬的中央山脈穿過霹靂,和西海岸線的平原產生戲劇性的並排效果。霹靂州一向被稱為"恩典之地",因為它的風景非常迷人。

它一共分為九個地區,主要城鎮包括:怡保、江沙、太平、安順及紅土坎。怡保是州行政中心及州首府,而江沙則是皇城(即州皇室居住的城市)。每一個地區皆有各自獨特的美景及曆史,主要的旅遊景點包括:混合了舊式的英國及馬來和中國建築風格的側邸、殖民建築、古老的石灰岩洞穴、廟宇及涼爽的山丘如麥士威爾山等。

觀察敏銳的旅客將會發現,這裏的生活步調和中馬地區有著很大的差別。霹靂州的居民過著安寧樸實的生活。這裏的食物被公認為本區最好的,通常外地的旅客會特地到本州的餐館或美食中心大快朵頤一番。

霹靂州位於西海岸,其海岸線即麵向馬六甲海峽,因此,其鄰近的岸外有著許多小島。最靠近的是邦咯島,位於離紅土坎這個海岸鎮不遠的地方。邦咯島最吸引旅客的地方是其悠閑的生活步調及有好幾處別致的海灘。

霹靂州最早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15世紀。到了18世紀時,其多姿多彩的政治史及權利鬥爭,更是引人入勝。

霹靂州的現代史在馬六甲王朝的滅亡後才開始發展。馬六甲最後一個蘇丹,蘇丹馬末·沙(Sultan MahmudShah)的長子,於1511年葡萄牙進攻馬六甲時逃離王國。1528年,蘇丹馬末·沙在霹靂河畔成立了新的王朝。霹靂州境內蘊藏著豐饒的錫礦使霹靂王朝被歐洲殖民主義國家虎視眈眈。

在16世紀及18世紀之間,霹靂因為盛產錫礦而經常麵對北部泰國及南麵亞齊和布吉斯的威脅。荷蘭人一度試圖壟斷錫米的交易,但是沒有得逞。

因著采錫所能獲得的利益非常高,霹靂州吸引了中國人采礦熱潮。這些華人各據山頭,形成幫派組織,爭奪礦地的擁有權。隨著這樣無止境的爭鬥,再加上當時霹靂州皇室的鬥爭,這讓英國行政單位有了幹預的借口。

荷蘭人於17世紀欲獨攬錫礦產業的意圖失敗,同時於霹靂河口和邦咯島上建築堡壘。

荷蘭人早期登陸霹靂州的曆史始於1641年。當時荷蘭成功控製了馬六甲海峽,並獨攬了錫礦和香料產業。荷蘭人嚐試說服蘇丹馬末·沙,以一並獨攬霹靂州的錫礦產業,但以失敗告終。通過亞齊王國,荷蘭最後成功強迫霹靂州蘇丹簽署條約,於1650年8月15日,允許荷蘭於瓜拉霹靂建造工廠,但同時卻在霹靂王室之中引起不滿。

1651年,天猛公帶領群眾破壞工廠,促使荷蘭離開霹靂州。

1655年,荷蘭派使者到霹靂州重新簽署條約,並為工廠被破壞一事尋求賠償。霹靂王朝由於沒有遵守條約規定而被荷蘭軍隊包圍。霹靂人民聯合亞齊突襲荷蘭軍隊。

1670年,荷蘭人回到霹靂州,並在邦咯島上建造了KotaKayu,今荷蘭村。由於聽聞暹羅王朝將進攻自己,霹靂王朝準許了建築工程。雖然如此,霹靂於1685年又把荷蘭人驅離邦咯島。荷蘭人嚐試重定條約,但始終失敗。

18世紀時,武吉斯人、亞齊和暹羅都嚐試進攻霹靂王朝。1820年英國的插手使暹羅王朝沒能並吞霹靂王朝進入自己的版圖。英國原本並沒有在馬來亞殖民的意圖,但錫礦投資的增加所帶來大量的中國苦力移民各自為主,以自己的籍貫創立不同的私會黨,聯合當地馬來首長和私會黨以暴力爭取地盤以及錫礦。霹靂王朝由於長期陷於繼位問題的緣故而無法維持當地的治安。

一位旅人在自己的書內談及當時還沒繼位的蘇丹阿都拉如何向身在新加坡的朋友,陳篤生之長子陳金鍾求助。陳金鍾和新加坡一名英國商人寫了一封有蘇丹阿都拉親筆簽名的信函,表達阿都拉希望將霹靂王國置於英國保護的意願,以便"有能之士可以向他展示良好的行政體製"。

1874年,海峽殖民地總督在邦咯島召開會議。蘇丹阿都拉在會議上成功繼承王位。邦咯條約也使蘇丹阿都拉把除了宗教和文化事務外的所有政治要事交予一名英國領事。1875年,當地多名酋長刺殺了第一任領事畢治,引發了1876年短暫的霹靂戰爭。蘇丹阿都拉被放逐到塞舌爾。新任領事熟悉馬來文化傳統,也是一名比較有才能的行政官。他也把橡膠樹引進了馬來亞。

1896年,霹靂連同雪蘭莪、森美蘭和彭亨成立了馬來聯邦,但英國領事係統卻一直沿用至1948年馬來亞聯合邦的成立為止。

1957年8月31日,霹靂州和馬來亞聯合邦其他10個州屬從英國政府爭取了獨立。英屬沙巴、砂拉越及新加坡在1963年9月16日加盟馬來亞聯合邦成立了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獨立。

威廉·凱利·史密斯:未完成的遺憾從怡保開車約30分鍾,在靠近華都牙也(BatuGajah)的山崗上,看到的一座尚未完成的古城堡,那就是凱利城堡了。凱利城堡的背後有個極富傳奇色彩的故事,城堡的主人是19世紀末一個名叫威廉·凱利·史密斯(WilliamKellieSmith)的英國橡膠大亨。他出生於蘇格蘭的一個農家,20歲那年就隻身一人到馬來亞謀生。他後來被一個地主雇用,幫忙修建位於吡叻州南部的公路,賺到了一筆錢,買了一塊土地,並把它發展成橡膠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