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沃裏克城堡(1 / 3)

第八章沃裏克城堡

沃裏克古堡(Warwick Castle)位於英國中部的亞芬河上,之所以聞名,是因為古堡內的水門塔(WatergateTower)是著名的"鬼塔"。"鬼塔"裏最著名的鬼魂是福爾克·格雷維爾爵士,他在1628年時被自己的仆人刺死。

沃裏克古堡坐落於亞芬河轉彎處的砂岩懸崖上。亞芬河流越了城堡東側,持續侵蝕著城堡岩石,然後形成懸崖。河川與懸崖並提供了天然的防禦。沃裏克古堡位於沃裏克郡的城鎮內。當1068年始建時,拆除了四棟隸屬科芬特住持(Abbotof Coventry)的房子以提供空間。城堡的位置因在戰略上可防止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叛亂而顯得十分重要。

沃裏克城堡最初由"征服者"威廉於1068年依河而建,有防禦工事。相傳阿爾弗烈德大王的女兒和"征服者"威廉都曾在此築過堡壘要塞。14世紀時,古堡進行改建,石牆代替木柵欄,又增修許多角塔。塔內均有石梯直達塔頂,以便了望。

17至18世紀期間,堡內裝修成豪門貴族舒適的莊園宅邸。這裏有城堡丘(Castle Hill)和圓塔(RoundTower),而且有人居住。自1088年的亨利伯爵,到現在的蓋伊伯爵,包括聖女貞德的行刑人第十三代伯爵在內,一共有42位伯爵曾住在沃裏克古堡。因此,華威城堡集雄偉和豪華於-身。

沃裏克城堡被稱為英格蘭中世紀城堡的典範。沃裏克堡主要由主樓的宴會廳、大廳堂、雪鬆畫室、安妮女王住過的寢室、藍色閨房、紅綠畫室、禮拜堂及外圍的6座圓塔等構成。

宴會廳是堡中最豪華的大廳,擺有6把核桃木扶椅和威尼斯式及維多利亞風格的餐桌椅。掛著熱那亞精雕細琢的支形吊燈,內裝39支蠟燭。古堡的主人常在此宴請皇室貴族和各界名流,英王喬治四世和維多利亞女王都曾光臨這裏。

沃裏克城堡收藏有許多精美繪畫,分別裝飾在各廳室和走廊內。古堡更以收藏舊時兵器及盔甲而聞名於世,其中有五尺長的寶劍、鑲銀的盾牌和克倫威爾戴過的頭盔。除了有奢華的房間外,這裏也有拷問囚犯的密室和地牢。堡裏的一些蠟像,更惟妙惟肖地再現了城堡的曆史。如今,沃裏克古堡距沃裏克火車站約1.6千米,同時也鄰近於伯明翰國際機場。

凱撒塔地牢內的絞刑台:家族的命運914年,未來的沃裏克古堡址上正建著一個盎格魯薩克遜山丘堡壘,傳說此防禦建設是由艾瑟芙蕾達(Ethelfleda),阿佛列大帝之女所提出建造的,也是艾瑟芙蕾達為麥西亞(Mercia)抵抗丹麥人的劫掠所建的十個堡壘之一。它的位置使其主宰著弗斯要道及河穀與亞芬河的渡口。

雖然沃裏克古堡西南方的城寨被稱是"艾瑟芙蕾達的小山崗",事實上卻是後來的諾曼防禦建設,而不是盎格魯薩克遜的遺跡。在諾曼征服後,"征服者"威廉1068年於沃裏克建立了城寨城堡,以在他向北方推進後繼續控製英格蘭中部地區。

"征服者"威廉,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的表弟,愛德華流亡諾曼底時,得到威廉的保護,並許諾在自己去世後,將英格蘭王位繼承權轉讓給威廉。愛德華死後,威廉在獲得教皇亞曆山大二世的聖十字旗幟後出兵占領英格蘭。1066年,諾曼人登陸英格蘭,占領了倫敦,當年年底,威廉在倫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為英格蘭國王,諾曼王朝開始。

城寨城堡由土堤(通常建有城堡要塞或塔樓)與城壁所組成,做為隱密的庭院。威廉任命亨利·德·貝歐蒙特(Henry deBeaumont),權威的諾曼家族之子,做為城堡的主管。1088年,亨利·德·貝歐蒙特成了沃裏克伯爵。1119年,他在城堡內創立了諸聖教堂。伍斯特主教(Bishopof Worcester),因認為城堡不是設立教堂的好位置,於1127年至1128年間將其遷移。

1153年,羅傑·德·貝歐蒙,沃裏克伯爵二世的妻子,因遭欺騙以為她丈夫已死,而將城堡所有權讓渡給入侵的亨利·安茹軍隊,也就是後來的英王亨利二世。根據12世紀的曆史資料《史蒂芬傳奇》記載,羅傑·德·貝歐蒙死於聽聞妻子交出了城堡所有權。亨利後來於1135年至1154年間的無政府狀態期間將城堡所有權歸還沃裏克伯爵,以換取沃裏克伯爵對其母親馬蒂爾達皇後的支持.亨利二世統治時期,城寨城堡被石製城堡取代。此次的新調整采用環狀堡壘(shell keep)的形式,並替所有建築物加上了幕牆(curtainwall)。1173年至1174年男爵叛變期間,沃裏克伯爵忠誠地歸順於英王亨利二世,沃裏克古堡並用以貯存糧食。伯爵領地內的城堡與土地由貝歐蒙特家族繼承一直到1242年。當湯瑪斯·德·貝歐蒙特,沃裏克伯爵六世死後,城堡與土地由其妹瑪潔莉夫人(LadyMargery),亦沃裏克女伯爵所繼承。

瑪潔莉夫人的丈夫在不久後逝世,而當她尋覓適當的丈夫人選時,城堡所有權歸屬於英王亨利三世。在她嫁給了約翰·普雷瑟斯公爵(John duPlessis)後,英王歸還了城堡。

1264年至1267年的第二次男爵戰爭期間,沃裏克古堡在一場冷不防的攻擊中被來自凱尼爾沃思古堡的賽門·德·蒙福特,萊斯特伯爵六世攻破。當時沃裏克古堡的主人,威廉·瑪迪特,沃裏克伯爵八世與伯爵夫人被帶至凱尼爾沃思古堡監禁,直到贖金付清才被放回。

1267年威廉·瑪迪特死後,其頭銜與城堡傳給其外甥威廉·德·比尤錢普,沃裏克伯爵九世。威廉死後,沃裏克古堡經曆了7代的比尤錢普家族。該家族並在接下來的180年負責了城堡大部分的擴建。

1312年,皮爾斯·格維斯頓,康沃爾伯爵一世(PiersGaveston)因被一群由沃裏克伯爵與湯瑪斯·普蘭塔甘內,蘭卡斯特伯爵二世所領導的權貴人士指控竊取皇家寶藏,而被蓋亞·德·比尤錢普,沃裏克伯爵十世俘虜,監禁於沃裏克古堡,一直到1312年6月9日被處決。

在湯瑪斯·德·比尤錢普,沃裏克伯爵十一世管理下,沃裏克古堡東北側的防禦建設在增建了城門、外堡(一種加強的城門)與重建城牆兩側、分別名為凱撒塔與蓋亞塔的堡壘後,明顯增強。水門塔也是於此時期建造的。

凱撒塔與蓋亞塔是做為住宅用,其靈感來自於法國建築。兩座堡壘皆設有槍眼,每個樓層都是石材環狀製的,凱撒塔更有獨一無二的雙倍胸牆(parapet)。凱撒塔有個"陰森"的地下土牢(dungeon)。

根據當地的傳說,回溯至最晚1644年時亦稱是普瓦捷塔,因1356年普瓦捷戰役的戰犯可能曾囚禁於此,或因建設金費來自於戰役的賠償金。城門的特征有屠孔(murderholes)、兩座開合橋、一座城門與升降閘門(木製或金屬製的閘門)。兩塔的城門亦設有槍眼。遠眺著亞芬河的外牆是設計以象征著比尤錢普伯爵的權力與財富,而僅有"極微的防衛能力"。這跟隨著14世紀的潮流,即昭告權力勝過實際軍事需求。

比尤錢普伯爵家族的傳承終止於1449年,安·德·比尤錢普,沃裏克女伯爵十五世的死。理查·內維爾繼承了妻子的頭銜,成了下一任的沃裏克伯爵。1469年夏季,內維爾起身反叛英王愛德華四世,並將英王監禁於沃裏克古堡。內維爾企圖以英王的名義統治;然而,英王擁護者持續的提出抗議,迫使伯爵釋放了英王。

內維爾隨後於玫瑰戰爭與英王愛德華四世交戰,並於巴內特之役(Battle ofBarnet)被處決。沃裏克古堡所有權便傳至內維爾的女婿,喬治·普蘭塔甘內(George Plantagenet)。

喬治·普蘭塔甘內於1478年被處決,他所有的土地傳讓給愛德華·普蘭塔甘內,沃裏克伯爵十七世。然而,愛德華·普蘭塔甘內在其父死時年僅2歲,因此他的土地被皇冠私人公司占領保管。他在索求歸還其地位時,先是遭愛德華四世囚禁,接著是理查三世,最終亨利七世。他被拘留於倫敦塔,直到1499年因叛國罪被亨利七世處決。愛德華是自首次創銜以來的最後一位沃裏克伯爵。

15世紀80年代早期,英王理查三世提倡建造設有兩座槍塔--熊塔與克拉倫斯塔,但因他在1485年去世而停止。這兩座槍塔因為擁有著獨立的水源與爐灶而成為古堡其餘部分的獨立要塞,在發生駐軍叛變的情況下,其地位顯得更加重要。

古物研究者約翰·李蘭(John Leland)在1535年至1543年間參觀沃裏克古堡時記錄道:"......現在在廢墟裏的地牢坐落於城堡的西北角。西北角也有一座堡壘,通過它後有個鐵製的後城門。城堡中所有主要的寓所,附著玄關與小禮拜堂,躺在城堡的南側,這裏國王花了許多心血在用石材打造地基以支撐城堡的那一側,以巨大的石塊支撐著它。"在皇冠私人公司看管時期,沃裏克古堡經曆了修複與刷新,使用了約500車的石頭。1478年起,沃裏克古堡與伯爵的領地在皇冠私人公司的細心照料下一直到1547年,當它們被轉讓給第二次創立頭銜的沃裏克伯爵約翰·達力。

而當達力懇求沃裏克古堡的所有權時,他說了城堡的狀態:"......城堡本身不被寄托於一位好的男爵與其管理,總之該城堡與其地牢和堡壘很明顯的已徹徹底底傾塌。"沃裏克古堡因時代久遠與長久被忽視而已落入衰微,且盡管達力在上述發言中說得義正詞嚴,他並沒有對沃裏克古堡進行任何修複。

女皇伊麗莎白一世於1566年遊覽國家時曾至沃裏克古堡參觀,1572年再次到訪並停留了四夜。城堡內並建了木屋以供女皇休息,而安布洛斯·達力,沃裏克伯爵三世則於女皇到訪期間將城堡交給了女皇。

1590年安布洛斯·達力死後,沃裏克伯爵的頭銜遭遇了第二次的斷絕。1590年的一次考察,記錄指城堡仍處於失修的狀態,且城堡部分建築(包括小禮堂)屋頂的建材已遭竊。

1601年,福爾克·格雷維爾爵士(Sir FulkeGreville)陳述道:"那棟小小的石砌建築物就在那裏,嚴重的毀損......因此在短時間內這裏將一無所有,隻留下沃裏克這個名字。""鄉間別墅"中的鬼魂:玫瑰戰爭1604年,英王詹姆斯一世將城堡交給了福爾克·格雷維爾爵士,爵士並將之轉型為鄉間別墅。1605年,城堡正於修複中時,因位於火藥陰謀的事件周圍而遭波及。牽涉其中的謀反者在沃裏克郡的鄧雀奇等候著其陰謀的消息。當他們察覺陰謀已失敗時,便偷走了沃裏克古堡馬棚裏的騎兵用馬以盡快脫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