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愚人”折服了我/漢子(1 / 2)

第五十三章 “愚人”折服了我/漢子

由揭陽市知名作家,市作協副主席陳鎮朝先生創作的報告文學作品集《數風流人物》一書,二零一零年八月已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書中有金敬邁先生(《歐陽海之歌》作者,廣東省首屆文藝終身成就獎得主)題寫的“歲月如歌”,扉頁有河北省作協副主席李春雷先生(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第二屆徐遲報告文學獎得主)為本書題寫的書名。

今年蒲月下旬,我有幸與陳先生一起到省作協參加文學創作專業技術培訓。在這一個星期的相處接觸中,我了解到陳先生想出這本《數風流人物》的難處,我建議陳先生:應該找傳主們,陳先生表示在獨力難支的情況下,要采納我的建議。與此同時我也看到了他那一疊厚厚的《數風流人物》的書稿。我在翻閱文稿之後,了解到書中主體的《人物小記》中所寫的這些風流人物,應該說他們都是我們揭陽市各條戰線上有代表性的領軍人物:有信訪係統優秀幹部、有市政協常委兼建築業的精英、有玉雕界的翹楚、有優秀鄉村幹部、有省名教師、有市優秀青年教師。

書名《數風流人物》,好!大氣魄! 廣大讀者未見其文,也許就會先為其書名所震懾。但作為陳先生之文友,令我震懾的倒是我歎惜陳先生作為一介寒儒,一無靠山、二無經濟,全憑一腔熱血,竟如此孜孜不倦執著地創作, 執著地出書的那種不屈不撓的“愚人”精神打動折服了我。

陳先生係一名普通教師,從教一生,桃李成蔭。他幾十年如一日,在教育崗位上積極工作,辛勤耕耘,任勞任怨,真真正正用自己的實踐行動,詮釋了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名言。從育人角度來說,陳先生是一名稱職的人民教師。

而陳先生更值得稱道的是作家這一頭銜,他任市作協副主席,主持編寫過市裏的一些雜誌、書籍,為揭陽文學的創作與繁榮,貢獻過不少才力。特別是近幾年他接受有關部門的派遣或邀請而采訪撰寫的報告文學,在省級乃至國級獲獎多次,其報告文學創作水平在市裏有較大的影響力。“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數風流人物》作品集,就是他這些年利用節假日休息日無償辛勤勞動的結晶。

當今社會,經濟騰飛,一日千裏,發展經濟已成社會主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人們對生產精神產品,發展文化事業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許多成功人士認為:經濟發展了文化也應隨之發展起來,隻有不斷發展文化事業,才能鞏固經濟,從而更好地發展經濟。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相反也有一些人對這種艱辛腦力勞動的人絲毫不感興趣,認為舞文弄墨者好像都是“愚人”之所為,而陳先生偏偏就願意去做這樣的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