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明珠與索額圖 兩大集團的形成
明珠依附於皇長子胤禔,索額圖依附於太子胤礽。雙方不斷培植自己的勢力,打壓對手,水火不容。
1.太子黨與長子黨
皇太子胤礽的生母是皇後赫舍裏氏,身世顯赫,她的爺爺索尼是輔政大臣、一等公,她的父親噶布喇是康熙朝的領侍衛內大臣,她的叔叔是官至大學士的索額圖。
赫舍裏氏十二歲時嫁給玄燁,兩人十分恩愛,然而不幸的是,赫舍裏在生育胤礽時因難產而死,當時隻有二十二歲。康熙帝和這位過早去世的皇後感情非常深,母因子死,子以母貴。所以,康熙帝對這位嫡長子特別關愛,他還決定改變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皇位繼承製度,而實行皇位嫡長繼承製,將胤礽立為儲君。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胤礽在未滿兩歲時就被確立為皇太子,他是清代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受正式冊封的明立皇太子。此後,康熙皇帝對其多加培養,希望其成為一代明君。
索額圖於是依靠自己的特殊關係,積極扶持太子的勢力,打壓自己的政敵,逐漸成為了太子黨的首腦人物。
胤禔在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出生,他在康熙皇帝的諸位皇子中排行第五,由於前麵四個皇子都過早去世了,按照封建禮法,在成年的皇子中,他的年齡是最大的,因此被列為皇長子。然而,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隻是一位庶妃,遠遠趕不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的皇後身份。
胤禔在諸多皇子中是比較聰明能幹的,然而他表麵上遵從康熙的命令,內心裏卻一直在覬覦太子的地位。
胤褆的生母是惠妃那拉氏,明珠也是出身於葉赫那拉家族,他們都是葉赫部首領楊吉砮的後裔。而且惠妃所生的大阿哥胤褆和明珠有著一定的親戚關係。
康熙二十年,大阿哥胤褆逐漸長大,因為他聰明伶俐,所以也得到了康熙帝的喜愛,因此明珠逐漸向胤褆靠攏,以取得和索額圖集團對抗的砝碼,與其爭奪對朝政的控製權,也因此成為了長子黨的首腦人物。
明珠、索額圖兩人都結納黨羽,收受賄賂,在他們周圍集結了一大批權臣貴要,形成了兩個專權貪賂的官僚集團。
2.明爭暗鬥
對於明珠和索額圖結黨營私的事情,康熙並不是全無所知。作為一個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不可能讓朝廷出現一黨獨大的局麵來威脅到他的統治地位,保持平衡才是最重要的。但是,事情在兩黨爭奪太子人選時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胤礽是康熙的次子,也是索額圖的外孫,平素表現得不太好,經常惹康熙皇帝生氣。明珠於是趁機大肆攻擊皇太子,希望康熙能將其廢掉,將來讓皇長子胤褆繼承皇位。索額圖對此自然極力反對。
明珠和索額圖之間關於太子人選的爭鬥令康熙十分生氣,他能夠容忍他們貪汙受賄、賣官鬻爵,卻難以容忍他們動搖國本的行為。當時,康熙對太子還是十分看重的,因此首先拿明珠開刀,他指使一名禦史上疏彈劾明珠貪汙受賄。
康熙隻彈劾明珠貪汙而未提及結黨營私等罪行是有原因的。因為當時明珠集團的羽翼已成,假如直接彈劾他結黨營私、動搖國本,那麼定然會牽連到明珠的親信,而那些黨羽為了自保,也一定會千方百計地保住明珠。如此一來,康熙就難以辦理了。隻彈劾明珠一個人,不牽連其他人,那麼明珠的親信黨羽也就不會力保明珠了,社會也就不會因此而發生大的騷亂。
最終,明珠以"貪汙受賄"的罪名被逮捕入獄,在他即將身首異處、家破人亡的關鍵時刻,他想到了一個能夠挽救自己的人,這就是他的政敵索額圖。
3.彈劾自己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政敵"救"自己一命呢?明珠想要把事情弄大。他讓一個名為索黨,其實卻是明黨的官員上疏皇帝,彈劾自己結黨營私、圖謀不軌。這讓人聽起來有些難以理解,因為貪汙隻是死罪,謀反卻要被誅九族,明珠這樣做到底用意何在?
其實,這是明珠下的一招險棋。
索黨一看有人彈劾明珠,就覺得在這一回合可以將明黨一舉消滅,於是紛紛附和並上疏攻擊明珠。然而康熙皇帝現在卻有些疑慮:謀反可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夠辦成的事情,一旦追查必然會牽連到明黨的其他人。明黨人多勢眾,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他們必然要全力保住明珠,如此一來,就不是明珠個人在麵對康熙,而是整個明黨的成員在和皇帝對抗。
在索額圖與明珠兩黨相爭的重要時刻,假如再處罰明珠,那就說明索黨獲得了勝利,這定然造成索黨一黨獨大、操縱朝政的局麵。很明顯,這也是康熙難以接受的結果。因此,他必須保住明珠,保持明黨和索黨之間的力量平衡。
以後的事情真如明珠所料。明珠集團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紛紛上疏皇帝為其辯護。康熙帝迫於形勢,隻好對明珠從輕發落,免去了明珠的大學士職位,但沒過多久就又讓他擔任了內大臣,仍然留在自己的身邊。在這個職位上,明珠幹了二十餘年,直至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