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明珠與索額圖 不同的結局(1 / 1)

第二十一章 明珠與索額圖 不同的結局

康熙皇帝對於明珠、索額圖等人擅權亂政的行為自然是不能不聞不問,一旦時機到了,必將設法對其加以嚴懲,甚至直接除掉。

1.善始善終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命令裕親王福全統兵征討噶爾丹,明珠和索額圖等人參讚軍務,由於沒有追擊失敗逃走的噶爾丹,被連降四級留任。以後,在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兩次親征噶爾丹,明珠都跟隨大軍督運糧餉,因此他敘功論賞,恢複了其原有的職位。

康熙四十三年,明珠和大臣阿密達等人奉命賑濟山東和河南的流民。

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明珠在北京病逝。明珠死後,康熙帝派皇三子胤祉前去祭奠。明珠的一生可以說是善始善終。

明珠不僅聰明幹練、善解人意,而且通曉滿、漢兩種語言,又能言善辯,遇到人就噓寒問暖,廣結人心。這才是使他能夠在官場上掌權很長時間的原因。

雖然明珠也有很大的過失,但是並不能掩蓋他的功績。

康熙在位前期,明珠參與朝政,協助康熙皇帝清除鼇拜及其勢力、平定"三藩"叛亂、抗擊沙俄的入侵、收複台灣、平定噶爾丹、治理黃河,這些都十分有利於祖國的統一和經濟的發展。

明珠在任期內,還奉命參與重修《清太祖實錄》、《清太宗實錄》,編纂太祖、太宗、世祖《三朝聖訓》,以及《政治典訓》、《平定三逆方略》、《大清會典》、《大清一統誌》、《明史》等典籍,所編的書籍大多為清朝首創,也為後代所沿襲。

實事求是地講,明珠為清朝各項製度的製定與建立的確出力最多。

2.幽閉處死

康熙晚年時對太子很不滿意,而索額圖作為外戚,極力維護太子的地位,這令康熙皇帝更加憤怒。

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康熙皇帝南巡,皇太子胤礽隨駕前往,到德州時,皇太子胤礽病重。康熙皇帝隻好留駐,下詔命索額圖從京師來德州侍候皇太子。

胤礽病了很長時間都沒有痊愈,康熙皇帝於是決定先行返回京城,留皇太子胤礽在德州養病。胤礽在德州養病一月有餘,和索額圖朝夕共處,二人親密無間,此後皇太子胤礽愈加怪力暴躁,蠻橫無理。

康熙皇帝對索額圖助太子為虐這件事情早已留心。不久,他就斷然下令將皇太子胤礽最重要的支持者--權臣索額圖逮捕入獄,交宗人府監禁。公元1703年8月,索額圖在禁所被處死。

同時,康熙帝又命令逮捕索額圖諸子,交其弟弟心裕、法保拘禁。大臣麻爾圖、額庫禮、溫代、邵甘、佟寶等人,也以依附索額圖之罪被禁錮。其他和索額圖稍有牽連的官員都受到株連。

之所以對索額圖如此嚴懲,就是因為索額圖勾結並驕縱皇太子黨圖謀篡奪皇位。因此,康熙皇帝嚴懲索額圖,打擊並削弱外戚的勢力,給皇太子敲響了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