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成功開店的經營管理 有效防範商品損失
處理商品損失是開店過程中一件比較棘手的問題。想要正確處理商品損失,就必須先搞清楚商品損失的原因。常見的商品損失的原因有:
1.進貨時發生的商品損失,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
(1)訂單與商品的實際數量有出入。
(2)品牌、容量、重量發生錯誤,以致價款與實際進貨不符。
(3)沒有進貨驗收或驗收不確切造成損失。
(4)因生意繁忙,商品入庫時沒有核對數量、規格、質量造成的損失。
(5)給商品記賬時,由於記載的失誤,也有可能造成商品損失。
(6)存貨場所不良造成商品損失。如光照、水浸、變質等等。
2.陳列時發生的商品損失
(1)陳列不當或意外碰撞造成的商品損失。
(2)陳列場所不良造成的商品損失。
(3)小偷偷竊。
3.收款時發生的商品損失
(1)錯價錢造成的商品損失。
(2)量錯誤造成的商品損失。
(3)計算總錢數時出現錯誤。
(4)多找顧客錢。
4.記賬時發生錯誤造成商品損失
(1)記賬時發生漏記、重記、錯記。
(2)賬目不清。
5.顧客造成商品汙損和退換造成的商品損失
(1)顧客在挑選時不小心弄髒或弄壞。
(2)顧客對商品不滿意而退貨。
(3)在弄清了商品損失的原因後,接下來就是如何處理商品損失了。其方法包括:
①貨物購進後要經過驗收,仔細核對商品的數量、規格、質量等各方麵。
②記賬時要仔細,不要出現差錯。
③商品的堆放一定要合理,注意防潮、防蟲、防火。
④陳列商品經常盤點。
⑤注意防盜、防詐,嚴防偷竊行為的發生。
⑥不輕易讓小孩子觸摸商品。
⑦記準商品價格,收錢時認真,避免多收或少收顧客的錢。
⑧要稱量的商品一定要稱量準確。
如果能在進貨、陳列、銷售的各階段做好上述工作,就能夠在早期發現、防止商品的損失,達到某個限度的績效。商品的損失比起經營的其他方麵雖說是小事,但它也是不應忽視的問題,作為店主應該知道,商品的損失也是一種利潤消耗。處理商品損失,最好的辦法就是:防患於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