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成功開店的經營管理 製定減少商品積壓的措施(1 / 1)

第七章 成功開店的經營管理 製定減少商品積壓的措施

商品積壓是一件令店主十分頭疼的事情,想要巧妙避開商品積壓的第一步就是判斷積壓的原因。產生積壓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麵的原因:

1.不符合大眾需求,銷售不對路

“顧客是上帝”,店鋪若沒有了顧客,商品自然賣不出去。因此,顧客的需求對店鋪經營是非常重要的。不了解顧客需求,以個人口味來決定大眾的需要,勢必會造成商品的積壓。

一般來講,顧客的需要可分為生活必需品、日用品、選購品和特殊品四種,聰明的經營者應該緊密聯係顧客,準確判斷大眾的需求,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這樣,才不至於造成商品積壓。

2.不求創新,墨守成規

香港有一間以製作老婆餅而馳名的餅店,他們以秉承優良傳統口味來吸引顧客,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他們除了加強宣傳外,在製作過程中,不再墨守成規,以植物油代替豬油,令愛美又貪嘴的人士放大胃口。同時注重營養的人,皆認為植物油比豬油更健康,店主甚至以“健美食品”自居,令這間餅店又再次興旺起來。

做生意最忌死板,總是跟在別人後麵模仿。經營什麼商品要對市場做出前瞻性的預測,然後改變經營方向。如果隻停留在現有的水平,不求創新,總有一天會走入困境。

開店鋪,一定要與時代並進,不能墨守成規,在經營上要有特色,隻有與眾不同,才會贏得更多的顧客。

3.形象不佳,服務太差

店鋪的形象是由服務態度、商品質量、顧客意見等組成,一經定形後,便很難更改,因此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形象不佳,自然不會給顧客留下好印象,顧客光顧一次便不會再次光臨,結果很容易造成商品的積壓。

要想樹立良好的形象,首先要弄清對象,如以中年、富有女士為目標的時裝店,在裝修方麵一定要高雅,貨品要高貴、成熟,甚至連購物紙袋也要別具格調,令小姐太太們穿上這樣的服裝,有一種優越感,拿著紙袋也是身份象征。

其次,要提供令顧客滿意的服務。提供滿意服務,要抓住顧客的購買心理,適時地向顧客介紹商品,顧客決定購買後,要給顧客包裝好,並微笑著送客人離去,歡迎他下次再來。“顧客是上帝”絕不僅僅隻限於花錢的顧客,隻要顧客光顧商店,無論買與不買,買多買少,都理應受到店員的熱情服務。在整個服務過程中,店員要保持恰到好處的微笑,因為微笑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可以拉近和顧客的距離,對顧客起到積極的誘導作用。

4.定價不合適

價格策略是開店經營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定價直接影響著商品的銷售,一旦價格戰略失敗,將導致商品積壓,甚至造成更為嚴重的後果。

閉關自守,對任何事情都不聞不問,會造成價格的過高或過低。相同的商品,如果經營者訂的價格太高,顧客當然不會買你的商品,而是去買便宜的;但如果定價比市場價格低得多,顧客就會懷疑商品的質量,也不會購買你的商品。最好的方法是綜合以上的因素製定合理的價格。

5.欺騙顧客

有一間賣時裝的店鋪,售貨員明知裙子上染上汙漬,但還是賣給了顧客,滿以為能蒙混過關,當顧客發現後返回理論時,售貨員隻說一句:“是你自己粗心大意弄汙了裙子,反而來懷疑我們賣劣貨。”或者說:“下次買東西時,要檢查清楚,否則自負。”顧客當然感到不滿,甚至有被騙的感覺,試想一下:那位顧客還會再來嗎?更嚴重的是,顧客可能呼籲各方親戚朋友,切勿“幫襯”,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時裝店便聲名狼藉,要挽回名聲,可能為時已晚了。

在我們身邊,類似的欺騙顧客的情況很多。例如有些奸商,對產品的包裝極盡華美,並在說明書上極力吹噓其貨品的品優質良,使消費者上當受騙。其實這種欺騙顧客的行為往往是得不償失,得到了一點蠅頭小利,失去的卻是一大批顧客。

理解了造成商品積壓的原因後,店主應有針對性地調整經營方式,改變自身的弱點。並采取適當的方式減少積壓品,比如削價,清倉等。隻有通過不斷的盤活積壓品,使資金重新正常循環起來,生意才能興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