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成功開店的經營管理 建立完善的銷售管理體係
在了解市場的情況之後,緊接著就應選擇自己商品的銷售體係了。由於各部分顧客的情況、市場的競爭、各流通渠道的特點不同,所以要選擇最適宜的銷售體係來銷售自己的商品或服務。
銷售體係選擇的原則一般要考慮:
1.商品類型;
2.顧客情況;
3.店主的習慣做法;
4.店鋪自身的實力;
5.法律製度的限製。
另外店主若想要經營得健全與合理,應該首先製訂銷售計劃。而所謂的銷售計劃是為了提高銷售活動的效率,增大經營收益,提供適宜的商品在適當的時期及場所,以適宜的價格,供給需求者的各種計劃。
店鋪的經營對於可能發生變化的預測,是解決經營問題所必須進行的。規模大的店鋪,有關店鋪的設施計劃、新店鋪投資計劃、營業及收益狀況的測定等,均必須運用各種科學的方法加以推算,以作為營運上的依據,因此,建立一套長、短期的銷售計劃是不可或缺少的,在預測將來需要上,一般可以分成三種類型:
1.一般經濟預測
一般經濟預測,又稱為經營預測,是對未來銷售數量和金額進行預測,如考慮將來的市場變化情形,對於經營投資狀況乃至消費儲蓄狀況,而對購買力的變化情形以及經營與經濟上的動向加以測定。
2.長期銷售預測
長期銷售預測是以五年、十年或更長的時間為期,對營業狀況作長期推測,並且配合店鋪的設備擴充、財務狀況、人力開發以及經濟增長率等種種要因,加以綜合考慮分析進行。
在製定長期計劃時,對於下列各項因素均應加以考慮:
(1)對於環境的變化,店鋪的經營政策與方法應具有適應力。
(2)有關顧客對象的掌握,店鋪形象的反應以及營業額、毛利率、投資、費用、生產乃至銷售績效等的測定,均應有適當的數據資料,以便於檢查分析之用。
(3)針對商圈的特性及推展的可能應配合調查計劃及外部資料進行收集。
(4)同業商的設定與變化,應收集各有關資料,以便於實施政策的變更,商品構成的變動。
(5)在進行銷售預測時,對於總利潤率、商品回轉率乃至單位麵積營業績效,均應建立數字目標資料。
(6)為求目標的達成,對於各實施階段應設定計劃。
(7)對於計劃的結果,亦要隨時配合短期計劃的實施,予以研討分析,以利於修正與調整。
3.短期銷售預測
在短期計劃方麵,則以一年至二年為周期,針對銷售的季節性,采用季、月或周,以部門或商品類別進行計劃的擬定,以營業額的預測,配合庫存量、回轉率及采購量等擬定計劃。
下列要素是銷售計劃上必須考慮的事項:
(1)預測目標的確定。
(2)針對市場的需求,進行商品的配置。
(3)店鋪本身在市場上的地位。
(4)影響商品銷售諸要素的考慮。
(5)對於人才培養、教育訓練的考慮。
(6)價格政策的考察。
(7)銷售促進計劃。
(8)選擇最適合自己店鋪的預測方法。
(9)可能利用資料的收集。
(10)對於各類資料的分析與研討。
(11)對分析的結果加以檢核。
(12)預算體製的實施。
(13)對於實績進行定期的研討與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