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光緒之死】
瑾妃在光緒臨終前來到了他的床邊,她是珍妃的姐姐,也是個始終不討光緒喜歡的嬪妃。即便是此時,她也隻能勾起光緒對珍妃的無限回憶,回憶起珍妃人生最後的旅程是那麼淒慘地走過。如今光緒自己也和珍妃一樣。所以,他內心感到更加痛苦,不想去看瑾妃一眼。
一起來到光緒臨終病榻邊的還有他的皇後--那位不幸的女子,她麵色十分蒼白。老佛爺親自挑中她並將她賜予光緒為後,但他卻十分厭惡她--以至於她的到來隻是令光緒緊緊閉上疲倦的雙眼,把疲倦的臉龐轉向冰冷的牆壁。經受多重痛苦的交錯折磨的光緒就這樣淒慘地離開了人間。
早在瀛台幽禁期間,光緒就開始寫日記。他不僅記述了每一天所發生的事情,還記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然而李蓮英卑鄙無恥,偷看了光緒日記中的某些內容,那些充滿憤怒和仇恨的言語深深震驚了他。
"我知道自己現在病得很重,但是我總覺得老佛爺一定會在我之前那死去。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我一定要將袁世凱和李蓮英斬首示眾。"
李蓮英看到這裏,對這事兒一點兒也不感到吃驚。但是關於這道斬首的"聖旨"上,他的名字竟也赫然在目!這就是一道尚未簽署日期和加蓋禦印的"聖旨",隻要年事已高的老佛爺一過世,就會被光緒簽署執行。這怎能不令他他感到愕然和擔心。
自從那次慈禧發動政變,光緒還政太後之後,他在自己的宮廷裏實際上成了一個十足的囚徒。他先被幽禁在瀛台,後來老佛爺搬到頤和園,他又隨她搬到那裏。他被安排在頤和園的一座房子裏,房子四周建造有一堵內牆,結果那個地方也成為了囚室。在慈禧攜帶他逃亡到西安期間,他實際上還是一個處處受限的囚徒。現在,他仍然是一名囚徒,老佛爺及其心腹太監日夜虎視眈眈地監視著他。
自從李蓮英看到了那篇日記的內容後,便費盡心機將日記中這方麵的內容一點一滴搜集起來,隨後到老佛爺麵前去大肆搬弄是非。慈禧太後聽信了李蓮英巧言令色的彙報,她雖然一句話也沒有說,但臉色卻十分陰沉,仿佛暴雨將至的天空。
李蓮英偽善地說:"皇帝似乎以為自己將要比老佛爺活得還長久。他這樣想,真是很值得懷疑,前次他居然圖謀殺害老佛爺,企圖誘騙袁世凱合謀廢黜太後老佛爺。可現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回想起這些來還是不能不令人多慮啊!"
"李蓮英,"太後說,"你認為他的那些言詞,暗示了他企圖再次謀殺我?那--你認為怎麼辦才是最好?"慈禧用探尋的口氣問到。
"我想,要是光緒皇帝能在老佛爺之前駕崩......"李蓮英故意拖長了強調,十分耐人尋味。
這位臭名昭著的太監習慣采用的表達方式,絕非直陳己見。他對含蓄示意的效果十分有信心,當然,也不可以過深隱瞞自己的意圖。
在李蓮英表明意圖以後,慈禧仍然期待他進一步提出建議。然而她卻枉費心機,李蓮英對此避而不談。於是慈禧實在按捺不住了,就發出了李蓮英盼望已久的懿旨。"皇帝已經重病纏身。他向來多病,並且現在還一直抱病在身。依哀家之見,給他備藥的人也許不能對他細心照料,所以導致他的病情一直不見好轉。李蓮英,從今天起你就親自承擔起侍奉皇帝陛下飲食起居的大任吧。"
李蓮英心領神會,再也無需慈禧作出更多的指示。他立即叩謝太後,趕去專門負責伺候病痛纏身的光緒皇帝,全心全意照料他的膳食和診療。
此後沒有多久,光緒便臥床不起了。果然是李蓮英的照料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雖然光緒對此無能為力,不過他心裏早已明白,自己已經中毒了,盡管是十分慢性的毒藥,但確實是中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