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門戶大開 4.“最後一道大門“(2 / 3)

在此之前,黨衛軍帝國師的另一個營正在守衛多羅哥布希-葉利尼亞公路。黨衛軍帝國師工兵營在向北行進時,遭到庫西羅北部蘇軍的阻擊,雙方交戰了整整一個下午。

最新的德軍空軍偵察發現,多羅哥布希-葉利尼亞公路處於蘇軍強大炮火的控製下。黨衛軍"元首"團的一個營經過一番激戰也來到多羅哥布希-葉利尼亞公路。這時,黨衛軍帝國師已經在公路附近構築了一道向北的封鎖線。黨衛軍帝國師的主力逐漸向伊沃尼諾一帶集結。

同一天,第46裝甲軍第10裝甲師把蘇軍趕到葉利尼亞市以東4公裏處,並擊退了蘇軍在傍晚發動的進攻。

7月22日清晨,黨衛軍帝國師和第10裝甲師分散布防在葉利尼亞附近,構築了防線。

第10裝甲師連續遭到蘇軍人海戰術的進攻。經過一個早晨的激戰,第10裝甲師擊退蘇軍的攻勢,蘇軍損失慘重。隨後,第10裝甲師又進行一些反擊,把突入德軍防線缺口處的蘇軍肅清。接著,第10裝甲師向蘇軍發起進攻,突破掩體內的蘇軍防線縱深,攻入葉利尼亞東南地區。激戰一直持續到晚23時。

同一天,黨衛軍帝國師從葉利尼亞東北地區發起逆襲,逆襲的目的是用盡量少的兵力守住葉利尼亞。黨衛軍帝國師位於第10裝甲師的左側,蘇軍的抵抗十分頑強。之後,黨衛軍帝國師遭到蘇軍重炮火力的攻擊,進攻速度遲緩。晚21時左右,黨衛軍帝國師占領了高地,但為此該師傷亡慘重。

由於蘇軍的抵抗和糟糕的路況,以及公路南部的村落已經被擁有優勢兵力的蘇軍控製,實力單薄的黨衛軍帝國師工兵營隻好在天黑時停了下來。

德第10裝甲師的"大德意誌"步兵團繼續堅守第46裝甲軍南翼和位於第聶伯地區的機場。"大德意誌"步兵團阻擊蘇軍的時候,德國空軍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轟炸了蘇軍在葉利尼亞南部地區的集結地。德國空軍還攻擊了葉利尼亞東部地區的蘇軍,包括蘇軍的集結地和炮兵陣地。

同一天上午,蘇軍飛機也多次轟炸德軍第10裝甲師。下午,蘇機低空轟炸掃射葉利尼亞東部的"大德意誌"步兵團。

7月23日,經過一天的進攻,德軍第10裝甲師形成了一條新防線。防線剛剛建立,蘇軍以人海戰術向第10裝甲師發起勇猛的衝鋒,後來蘇軍損失慘重,被迫撤退。黨衛軍帝國師遭到各個方向的蘇軍優勢兵力的進攻,被迫逃回葉利尼亞火車站北部地區。

幾天以來,德軍的彈藥短缺問題日益嚴重,炮兵必須節約彈藥,彈藥缺乏成了防禦上的難題。

"大德意誌"步兵團也遭到了蘇軍人海戰術的攻擊,蘇軍人數越來越多。幾天來,"大德意"步兵團一直在激戰。蘇軍步兵呈密集縱隊向"大德意誌"步兵團的機槍陣地發起衝鋒。

從7月24日到26日,蘇軍完全不顧傷亡,持續發起集團衝鋒,衝擊"大德意誌"團的防禦陣地。該團的防線寬達50公裏,卻隻有14個營。蘇軍的炮火一天比一天猛烈,密集的重磅炮彈傾瀉在德軍陣地上。

蘇軍坦克伴隨著步兵部隊進行衝鋒。德軍剛堵住一個突破口,另一個地點就被蘇軍突破。蘇軍的坦克已經推進到葉利尼亞近郊,這引起了德軍後勤部隊的混亂。兩個師的德軍拚死抵抗著大量的蘇軍。

每天都有大量蘇軍坦克被德軍擊毀,僅7月25日一天就有78輛。德國黨衛軍成了蘇聯戰場上臭名昭著的劊子手,連蘇軍也不得不承認黨衛軍的確是精銳部隊。黨衛軍作戰凶狠,當50毫米火炮難以擊穿蘇軍的重型坦克時,他們跳到坦克上,拿手槍插進觀察窗,向裏開槍,甚至投擲汽油彈燒毀坦克。

7月24日下午,黨衛軍帝國師第41戰鬥工兵營的陣地被蘇軍衝開一個缺口,傍晚,帝國師投入了該師的最後一個預備隊--黨衛軍戰鬥工兵部隊,終於補上了缺口。

不管怎樣,德軍認識到由於缺乏必要的補充,戰鬥越來越不利於自己。反攻所需的主要力量--第10裝甲師裝甲旅,因為沒有燃油而停下來。

7月25-26日夜晚,德軍第85戰鬥工兵營前來增援。"大德意誌"步兵團多日來頂著蘇軍重炮的轟擊和持續不斷的人海進攻,人員和裝備損失很大,正不斷地後撤。原本由第17裝甲師、"大德意誌"步兵團共同進攻多羅哥布希的計劃被古德裏安下令推遲。第17裝甲師保證了德軍西麵的安全。

自7月27-31日,蘇軍持續進行了大規模進攻。密集的炮火差點把所有的工事變成一片廢墟。在德軍一個連的防線上,有人計算出僅5分鍾內,蘇軍重磅炮彈的爆炸聲就多達200響。德軍炮兵因缺乏彈藥,難以壓製蘇軍的炮火。與此同時,蘇軍的炮彈源源不斷地運到陣地上,蘇軍的炮擊使德軍傷亡巨大。盡管如此,蘇軍的坦克和步兵進攻都被德軍擊退。

7月27日,"大德意誌"團的部分兵力被調到機場南部救急。這樣該團的兵力就更加弱小了。